空山绝人迹,终日不开门。
落照当高树,炊烟带远村。
渡头秋水涨,沙上暮鸦屯。
月出田家约,陶然倒酒樽。
诗句释义
1 空山绝人迹:描述一个空寂的山中景象,没有其他人或动物的迹象。
终日不开门:整日不打开家门,可能意味着隐居生活,与世无争。
落照当高树:夕阳映照在高大的树木上,形成美丽的光影。
炊烟带远村:炊烟袅袅升起,带着村庄的温馨和生活气息。
渡头秋水涨:秋天的河水因水位上升而变宽,增加了渡头的宁静。
沙上暮鸦屯:傍晚时分,几只乌鸦聚集在沙地上,增添了一份荒凉之感。
月出田家约:月亮升起的时候,村民们相约在田边赏月。
陶然倒酒樽: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诗人也感受到了内心的愉悦和放松。
译文
空荡的山林无人迹,我整日不打开门扉。
夕阳洒落在高高的树上,炊烟飘过远方的村落。
渡口的水波随秋天的到来而上涨,沙地上乌鸦成群结队。
当月亮升起时,村民们相聚在田间赏月,我则愉快地倒出美酒。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观,以及与之相伴的人文活动。首句“空山绝人迹”奠定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外界纷扰的超脱。第二句“终日不开门”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的决心。
第三句“落照当高树”用夕阳的美丽光影来渲染环境,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第四句“炊烟带远村”则通过炊烟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和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渡头秋水涨,沙上暮鸦屯”以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时间感和空间感,秋水的涨落和乌鸦的聚集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月出田家约”,则是通过月光下的村民相聚赏月这一场景,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时刻。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绘,更是对心灵深处的抒发和寄托,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的那份宁静和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