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吹寒秋雨多,长江浩浩无停波。扬帆晓发夸疾走,千里一掷如投梭,青山灰堆没两岸,但见老树留霜柯。
一声两声雁拍水,三点五点鸦翻窠。江边处处湿烟起,散作白雾绵兜罗。
残芦萧瑟送远响,坏塔不动高嵯峨。时有渔舟堕一叶,风中摇漾飘烟蓑。
此时睡起何所羡,却羡山僧眠涧阿。
【注释】
天风:指秋风吹拂。寒秋:深秋。浩浩:水流广阔的样子。扬帆:张起船帆。夸疾走:竞相向前。千里:一千里,形容行程之长。掷梭(shū):织布时,梭子往返穿梭。灰堆:喻山色黯淡。老树:枯树。霜柯:结满霜冻的树枝。
雁声:指鸿雁南飞时发出的声音。水:指流水声。三、五:指鸟叫声。烟起:指云雾缭绕。白雾:白色的云雾。绵兜罗:像云一样连绵不断。芦:芦苇。萧瑟:形容风吹芦苇的声音。残芦:已折断的芦苇。远响:远处传来的响声。残芦送远:指芦叶被风吹断后发出的声响。坏塔:倒塌的佛塔。不动:高耸挺立不动摇。嵯峨(cēoé):山峰重叠的样子。渔舟:渔船。堕(duò):掉下。烟蓑:用烟熏成的蓑衣。
涧阿(yà):山涧边的平缓地方。
【赏析】
《江上晓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描写了秋江晓行的壮阔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首联描写秋江上清晨的情景:秋风阵阵,秋雨绵绵,长江波涛滚滚,没有停歇的迹象。“扬帆”二句写早晨江上行船的繁忙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颔联描绘长江两岸的景色变化:岸边的青山被雨水打湿,显得灰暗;枯树上挂着霜一样的叶子。
颈联写江边的景象:水边到处都起了一层薄薄的烟雾,像云一样绵延不断,飘荡着白茫茫的大雾。
尾联写了江上渔民的生活:江边处处都是湿漉漉的水汽升腾,飘散开去,形成一片白色的云雾。
此诗通过写景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壮丽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