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惊时变,青山见鸟飞。
暑随桐叶减,秋向薜萝归。
细草侵芒屩,新凉到葛衣。
自怜垂老日,方悟昔年非。

【注释】

  1. 山中杂咏:指作者隐居于深山之中所作,以抒写自己退隐山林后的感受。
  2. 白发惊时变:指年老体衰,鬓发已白。
  3. 青山见鸟飞:青山上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
  4. 暑随桐叶减:暑气随着梧桐树叶的凋零而减少。
  5. 秋向薜萝归:秋季来临,薜萝植物开始枯萎凋落。
  6. 细草侵芒屧:细草长高,侵占了芒鞋的底部。
  7. 新凉到葛衣:新凉的气息吹拂在身上,感觉凉爽宜人。
  8. 自怜垂老日:自己怜惜自己年纪已老的日子。
  9. 方悟昔年非:才恍然大悟,过去的日子并不值得回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感怀之作。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岁月变迁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我反思和自怜的情绪。

首联“白发惊时变,青山见鸟飞”,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感叹岁月无情,自己的白发见证了时间的流逝,而青山上鸟儿自由飞翔的景象则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颔联“暑随桐叶减,秋向薜萝归”承接前句,继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诗人观察到夏天的炎热随着梧桐树叶的凋零而减少,秋天的到来使得薜萝这种植物也开始枯萎。这两句诗通过季节的变化,展现了自然界中万物生长与衰老的规律,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颈联“细草侵芒屧,新凉到葛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日常生活。诗人注意到细草的生长侵占了芒鞋的底部,新凉的气息开始吹拂在身上,感觉非常舒适。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在山中的闲适生活,同时也透露出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尾联“自怜垂老日,方悟昔年非”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思考。他感叹自己已经到了垂暮之年,开始怀念过去的岁月,意识到自己曾经的一些做法并不值得称道。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传达出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反思和自我觉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它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岁月变迁的感慨,同时还透露出他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和自省。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而含蓄,意境深远而悠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