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
蛰苓兔丝杓,吴石鱼桐扣。青霜丰钟铿,紫气匣剑剖。 释义:蛰伏的茯苓和兔丝在杓中,吴地的石头像鱼一样在水中游动,桐木像剑一样被剖开。 译文:蛰伏的茯苓和菟丝在容器中,吴地的石头像鱼一样在水中游动,桐木像剑一样被剖开。 注释:茯苓(fúlín)是多孔菌科的真菌,药用部分为干燥菌蕾体,性平、味甘。菟丝子(Tuīshūzi),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别名菟荚、菟丝、黄丝、黄菟、金线草、金鸡尾、金鸡菜等。
咏史其二 大道如天,不著言诠。摩扃揣钥不可问,使我拔剑四顾心茫然。 译文:天地间的道理如同天空一样,不需要言语来诠释。摩扃揣钥不可问,使我拔剑四顾心茫然。 注释:摩扃揣钥:闭锁门户。扃,同“扃”。钥,同“钥”。扪,摸。扪扃,指探察或了解事物的真相;扪钥,指探察或了解事物的真相。使:使……动。拔剑四顾:拔出剑来环顾四周。心茫然:心中迷茫、困惑。 赏析: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一种对真理和真知的追求
【注释】 ①仰看鸟高飞:仰,抬头看。鸟,指凤凰。比喻贤才。②再翱复再翔:再,两次。③养雏三十年,羽翼成文章:养雏,抚养小鸟儿。三十年,时间之长。羽翼成文章,比喻人才成长。④胡为嗟嗟戚戚徒心伤:胡为,为什么。嗟嗟,叹息声。戚戚,悲伤的样子。徒,白白地。心伤,心中忧伤。⑤珍食盈案:珍,美味佳肴。盈,满。案,案几。⑥咽不暇尝:咽,吃。不暇,没有闲暇的意思。尝,尝味。⑦拔剑出门:拔剑,抽出剑来。出门
《丁巳岁暮书怀投赠宾谷转运因以志别》是章学诚所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对岁月流转、历史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下面将逐一解读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蛰苓兔丝杓,吴石鱼桐扣:这里用“蛰苓”和“兔丝”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吴石”和“鱼桐”则可能指代某种特定的文化元素或象征。 - 青霜丰钟铿,紫气匣剑剖:这里的“青霜”和“紫气”分别暗示着自然界的变化和神秘的气息
咏史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乔木无枝,鸟集无时。 徘徊磅礴,穷无所之。 深山有壑,大泽有舟。 吁嗟转蓬,随风飘游。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鼓瑟鼓琴,笙磬同音,停云在空,霭其欲雨。 旋风忽起,飞扬跋扈。 事变不常,中心惨怆。 客行虽乐,不如还乡。 1. 注释与赏析: -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描述伐木声和鸟鸣声,营造一种宁静而平和的氛围。 -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注释】 ①丁巳:即天启五年(1625年),诗作于此年的岁暮之际。 ②壬寅癸卯:壬寅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卯为万历四十二年(1613年)。勤讲课,指教学工作勤奋。北平试,指在京师参加科举考试。拥皋比座,指在讲学时,弟子们围绕着老师而坐。地交山海少耕粮,指京城周围土地贫瘠,收成很少。 ③庙近夷齐尝苦饿,指孔子的学生颜回、曾参和子路三人都曾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很为他们感到苦恼。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虽云文省事能增,未免适屦还削趾。欧阳《五代》世称奇,学究《春秋》《文选》史。 【注释】:虽然简化了文书工作(文省),但难免会像换上新鞋后又因旧鞋子不合适而不得不重新削去脚趾一样(适屦还削趾)。欧阳修在《五代史》中被誉为奇才,他在《春秋》、《文选》等史书的研究中也有着杰出的成就。 2. 元修三史明修《元》,大车冥冥尘未已。圣人制作是为经,笔削前朝万世型。 【注释】
【诗句】 鸡犬图书行李间,更堪旅榇波尘逐。 人言官畏屡迁贫,何况区区恃馆谷。 自庚徂甲五春秋,饱看山青江汉流。 春风草绿晴川阁,霁雪梅开黄鹤楼。 三苗背化唐虞禅,军府劳心厉征缮。 残篇自为运筹停,终报前军殒大星。 三年落魄还依旧,买山空羡林泉茂。 只合驰驱毕此生,辞官翻似羁官守。 南丰先生当代奇,家学世业儒林师。 瀛台星署抗高步,淮南秉节平度支。 欧苏旧治即家法,大雅扶轮声气洽。 冠盖辐辏东南都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通过大鹏、黄鹄等动物的比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独立自强的人生态度。下面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析: 1. 诗句:大鹏一嘘而回溟渤之盈涸,黄鹄再举而知天地之方圆。 - 译文:大鹏一振翅就能让大海恢复干涸,黄鹄再次飞起便能知晓天地的边界。 - 注释:溟渤:指大海。盈涸:指干涸。方圆:指地理的界限。 2. 诗句:世人碌碌争界于触蛮之内,大人独立乃能持变化之权。 - 译文
咏史 浩浩今古,茫茫长途。 俯仰上下,局蹐微躯。 学书学剑,卓荦为儒,横览百家,高挹典谟。 腾踔奇伟,斯称吾徒。 思通八极,目想九区。 注释与赏析: 1. 浩浩今古:形容时间之长、历史之广。 2. 茫茫长途:指人生旅途的遥远和漫长。 3. 俯仰上下:形容人处于不同的位置或环境中,感受到不同的压力和挑战。 4. 局蹐微躯:意为在狭小的空间里感到不安,比喻处境艰难。 5. 学书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