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横过五都市,独数中原问王子。
才闻近自泰山来,置身却在双松里。
入门拔地摇穹苍,老树盘根浑四旁。
白日蔽亏郁萧莽,樛枝拂拂栖凤凰。
世间灵物忌孤美,此松殊有相连理。
青铜降粒神仙家,黑铁修鳞帝王里。
银栏绣砌徒岧峣,六月高寒气弗骄。
科头其下吾与尔,摩崖索碣寻前朝。
长啸悠悠自千古,虚坛忽听生雷雨。
月石风泉迥绝尘,如入灵源不知处。
因之雅欲游山东,齐州九点摩秦封。
尔归岱侧吾闽海,明年野夫来看松。

【注释】

访王贻上于慈仁寺双松下同作:拜访王贻上,在慈仁寺的双松树下一同创作。

骑 马横过五都市:骑马横穿京城。五市,指京城中五个繁华的市场。

独数中原问王子:独自一人在京城中询问王公贵族。

才闻近自泰山来,置身却在双松里:刚刚听说他来自泰山,却发现自己置身于双松之中。

拔地摇穹苍:耸立入云,撼动苍穹。

老树盘根浑四旁:苍劲的老树,盘结的根部环绕四周。

白日蔽亏郁萧莽,樛枝拂拂栖凤凰:太阳被遮蔽在乌云之间,枝叶缠绕着生长,好像凤凰栖息其中。

世间灵物忌孤美:世间美好的事物都是成群出现,避免孤立无伴。

此松殊有相连理:这些松树特别显得有联系。

青铜降粒神仙家,黑铁修鳞帝王里:黑色的铁铸造鱼鳞装饰的龙舟,这是古代天子乘坐的船只。

银栏绣砌徒岧峣:银色栏杆和锦绣墙壁,虽然华丽但显得高傲。

六月高寒气弗骄:即使六月份天气炎热,这清凉之气也不骄傲。

科头其下吾与尔,摩崖索碣寻前朝:我和你脱帽而坐,在摩崖石刻和碣石上探寻前朝的故事。

长啸悠悠自千古,虚坛忽听生雷雨:我长久地啸叫,忽然听见虚设的祭坛中响起雷鸣般的雷声。

月石风泉迥绝尘:月光、石头、山泉的声音远远飘散,隔绝了尘埃。

如入灵源不知处: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源头,不知道它的终点在哪里。

因之雅欲游山东,齐州九点摩秦封:因此我非常想游览泰山以东的地方,探访齐国九个古封国的遗迹。

尔归岱侧吾闽海,明年野夫来看松:你回到泰山旁边吧,我将在闽海等待,明年一起来观赏这棵松树。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在友人王贻上的陪同下来到慈仁寺参观双松时所作的诗。

开头两句写诗人在京城里访问王贻上的情景:骑着马,跨过京城中的五座市场。“独数中原问王子”一句,表明诗人此行的目的,是特地到王贻上那里去请教。第三句说明诗人到达目的地后发现王贻上已经先他一步来到这里。第四句说诗人刚要入门就听到王贻上的声音,原来他已经站在门边,使门扉为之震动。第五句说王贻上走进庙内,那高大挺拔的松树巍然耸立,好像在向他打招呼。第六句写王贻上刚进门就被松树的巨大气势所吸引,不禁赞叹不已,甚至有点手足无措之感。

第七句写诗人进庙之后,看到王贻上的神态举止与众不同,不像一般的游客那样四处张望,而是静静地坐在双松之下。第八句写双松的枝干盘曲交错,枝叶繁茂葱茏;而王贻上的身姿则像凤凰一样优美。第九句用比喻手法进一步描绘双松的气势。第十句写王贻上来到庙外,看见庙前的铜铸神像,不禁感叹道:这里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第十一句写庙前的铁铸神像,它的形状像一条大鱼,是皇帝乘坐的龙舟。第十二句写诗人看到庙内的栏杆和台阶都用金银装饰,十分豪华。第十三句写诗人看到庙里的建筑虽豪华,但却不傲慢。第十四句用典,写王贻上来到庙中,脱掉帽子坐下来休息。第十五句用典,写诗人脱帽而坐,在庙中的碑石上寻找历史故事。第十六句写诗人仰天长啸。第二十一、二十句写诗人听到庙中传来一声巨响,原来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祭坛突然发出了雷声。最后两句写诗人和王贻上一起坐在双松之下,仰望星空,聆听山泉之声,陶醉在这美妙的环境里。最后两句写诗人在朋友的陪同下游览泰山以东地方的计划。第二句说这次出游的目的。第三、四句说明这次出游的时间,并说明地点是在齐州的九个古封国遗址。第五、六句写诗人在友人的陪同下游览泰山以东各地的计划,即明年一定要邀请友人和自己一同来欣赏这棵松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