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谏难争战胜骄,沼吴千载恨难消。
东门双眼如长在,痛阅兴亡又几朝。

在解析这首诗之前,需要理解诗的背景和作者傅锡祺的意图。傅锡祺作为一位现代的诗人,其创作往往带有一种时代感和对历史的深思。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1. 诗句翻译
  • 死谏难争战胜骄,沼吴千载恨难消。:这句表达了伍员(子胥)在战争中以死相劝,尽管难以阻止战争的残酷结果,但这样的牺牲使得他对吴国的覆灭感到深深的遗憾。
  • 东门双眼如长在,痛阅兴亡又几朝。:这里描绘了伍员即使在死后,也仿佛能看见他的眼睛,目睹着国家的兴衰更替,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他的内心充满痛苦。
  1. 关键词解析
  • 死谏难争战胜骄:这里的“死谏”指的是伍员在战争中的极端行为,即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情况下仍坚持劝阻,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勇气。然而,即使这样,战争的胜败仍然无法改变,这种无力感使得伍员感到极度的沮丧和悲哀。
  • 沼吴千载恨难消:这里的“沼吴”指的是吴国被楚国所灭的历史事件。伍员通过这一历史事件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悲痛,更是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时代的悲剧。
  • 东门双眼如长在:通过比喻,诗人表达了伍员虽然已经逝世,但他的目光仿佛仍然存在,持续关注着国家的命运,这种情感上的连接使得伍员的精神依然活跃在历史的记忆中。
  1. 赏析
  • 这首诗通过伍员的视角,展现了他在战争中的英勇与无奈。他的死谏虽难以改变战局,但他为国家的灭亡感到深深的悲哀和遗憾,这反映了他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 通过“东门双眼如长在,痛阅兴亡又几朝”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伍员的悲痛心情,还揭示了他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历史的反思,这种情感上的复杂性让诗歌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傅锡祺通过伍员这一人物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历史的沧桑。通过对伍员个人命运的关注,诗人传达了对整个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和平与稳定生活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