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屐联翩步当车,登高来访白云居。
主人好客家藏酒,孝子思亲墓有庐。
秋色渐催枫树老,西风轻拂鬓丝疏。
年年我愿修前例,山水庭园画不如。
【诗句释义】
九日东山别墅同诸友作
裙屐联翩步当车,登高来访白云居。
主人好客家藏酒,孝子思亲墓有庐。
秋色渐催枫树老,西风轻拂鬓丝疏。
年年我愿修前例,山水庭园画不如。
【译文】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与众友在东山别墅相聚作诗
穿着华丽的衣服和鞋子(裙屐)纷纷来到车上,我们登上高山拜访白云居的主人。
主人热情好客,家中藏有美酒,孝子思念亲人,墓旁建有庐舍。
秋色渐渐催促着枫叶变老,微风轻轻吹拂着稀疏的鬓发。
每年都希望效仿前人,山水庭院园林之景,远不及画作之美。
【赏析】
这首《九日》,是诗人于唐贞元十四年(798)重阳节在洛阳东山别墅宴请朋友时所作。当时他任监察御史,因触忤权贵而贬为江陵令。此诗是作者被贬谪之后,与友人聚会时所作。
首联:“裙屐联翩步当车,登高来访白云居。”诗人以“裙屐联翩”形容朋友们身着盛装,纷纷来到山上,乘坐轿车来拜访白云居的主人。“登高”二字,表明他们是为了游览而登山,“访白云居”。这里的“白云居”指的就是白居易自己,他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杨柳渡头行客稀,山回路转不见归。”等句,表达了对离别之情的感慨。
颔联:“主人好客家藏酒,孝子思亲墓有庐。”诗人在白云居中与友人畅饮,畅叙友情,饮酒之余,又向主人请教有关诗歌创作的问题。“孝子思亲墓有庐”,则是指诗人在白云居中还结识了一位名叫李元成的好友。据《新唐书·李元成传》记载,李元成字仲容,少孤贫,从白居易学,工文章。白居易曾作《赠李元成》诗云:“君生四十载,与我相知年。君如松柏姿,青青岁寒天。君如兰荪香,芬芬凌紫烟。君若桃李春,灼灼红霞鲜。君如明月珠,光光照清泉。君如白水玉,泠泠出林端。君如琼玖瑶,锵锵鸣佩环。”“君生四十载,与我相知年”一句,就是诗人对于这段友谊的赞美。
颈联:
秋色渐催枫树老,西风轻拂鬓丝疏。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美景图卷。随着秋风的吹拂,枫树上的叶子逐渐凋零,变得衰老;而西风吹过诗人的鬓发,使其变得稀疏。这两句诗既表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尾联:
年年我愿修前例,山水庭园画不如。
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自己愿意效仿前人的做法,每年都会与朋友们一同游览山水庭园,但相比之下,那些美丽的画作却无法比拟。这一句是全诗的总结和升华。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生于河南新郑,其祖父、父亲均曾任官职,本人早年曾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杭州刺史等职。晚年任太子少傅,因含冤被贬为江州司马。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擅长表达情感。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在唐代诗人中享有极高的声誉。《白氏长庆集》收录其部分作品,其中《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均为脍炙人口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