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帘扫地宛精庐,心太平时万事虚。
风紧不妨蝉噪稳,天晴又是豆花疏。
贫欺鲍叔难为贾,懒绝山公未用书。
只说才人困箕口,诗情零落也怜余。
垂帘
垂下帘子扫除干净宛精庐,心中平静时世间万物都显得虚无。
风势紧张但不妨蝉声依然稳定,天空晴朗又是豆花稀疏的季节。
贫穷时难以忍受鲍叔的轻视和贾谊的遭遇,懒散时山涛的书也不去翻阅。
只能说才人困于箕子的口,诗情零落也怜悯我这样的余生。
译文:
垂帘(垂帘)
垂着帘子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宛精庐,心中平静时万事都显得虚无。
风势紧张但不妨蝉声依然稳定,天空晴朗又是豆花稀疏的季节。
贫穷时难以忍受鲍叔的轻视和贾谊的遭遇,懒散时山涛的书也不去翻阅。
只能说才人困于箕子的口,诗情零落也怜悯我这样的余生。
注释:
- 垂帘:《后汉书·明德马皇后传》载:明帝欲以马皇后为皇后,公卿大臣皆称万岁万岁万万岁。明帝问:“谁敢言者!”于是大将军霍光出班对曰:“有臣不拂耳。”明帝问是何人。霍光答道:“中书谒者仆射兰台令史关内侯韩义叩头谢。”皇帝问:“君前有何奏?”韩义答:“无有。”皇帝说:“吾自知之。吾亦不知谁为之。”韩义说:“陛下知臣,臣不知陛下。”皇帝说:“霍光可作圣主,然教令不明;兰台令高疏,然多受益;关内候平,然无补益;诸儒并师旅之臣,无所用;故不言。”明帝说:“君欲如何?”韩义说:“陛下欲立太子,何不使光领尚书令?”皇帝说:“善。”韩义又问皇上:“陛下欲何言而语?”皇帝说:“我欲效尧、舜,何如?”韩义说:“尧、舜者,天子也;天子而效尧、舜,非所以为圣。”皇帝说:“我将效之奈何?”韩义说:“尧、舜之事,盖出于天,非人力所能为也。臣愿获愚忠,不敢避美恶。”于是皇帝拜义为议郎。这里指马皇后在汉明帝即位之初就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巩固政权。
- 心太平时万事虚:《庄子·让王》:“圣人无名而贵德,无智而明通,体太素而无裁,心无为而无制,官无事而自成,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物自化,我无为而事自成。”《列子·黄帝》:“黄帝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矣’”。这里意指天下太平之时,一切事物都是空虚的,没有实际内容可言。
- 风紧不妨蝉噪稳:《晋书·张华传》:“张华尝乘船出游于江中,值大风急浪骇鼓,波涌水溅。舟人怖急,唱叫呼号,手执楫棹,以相持持救。而华正啸咏安详,谈笑自若。舟人乃服焉。”这里指即使遇到狂风暴雨,也不必担心,因为蝉儿在枝上仍然可以自由地鸣叫。
- 天晴又是豆花疏:《诗经·周南·汝矣》:“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焙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诗经》)《毛诗序》解释此诗为“思贤妃也”。这里指天晴时节正是豆花盛开的季节。
- 贫欺鲍叔难为贾,懒绝山公未用书:鲍叔牙是春秋时齐国大夫,曾推荐管仲为大夫,后来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史记·管晏列传》:“管仲既任相相齐,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卒于夷维。其后百余岁而有田成子。田成子既杀简公而夷维反。兄弟相代为政,两国并兵,而谋欲侵鲁,鲁与齐同姓,于是孔子为鲁司寇,诛少正卯。采取三家之书以火尽之,然后退朝。”《三国志·魏志·管辂传》:管辂字安国,颖川颍阳人也。少孤,养于沙丘王氏。年二十馀岁,仕吴,官至郎中骑将。辂少聪悟绝人,善星占,明历数。从祖夏侯玄与陈群共校定二代礼仪及国家制度损益,辂总其纲纪。魏国建立以后,辂被征聘入京,任司空掾属。当时曹爽专权,司马懿等掌握朝政大权。管辂因直言进谏触怒司马懿,遭贬谪。据《世说新语》所记,管辂曾夜见鬼,向司马懿报告说:“君侯尸禄素餐已久,今魂气飞扬,殆将灭矣。”司马懿不信。管辂说:“君侯位尊任重,日食加时,宜自省察。”司马懿惊惧。管辂又说:“君侯若畏影恶迹,则钟仪在廷,何能不死?”司马懿说:“我岂敢怕影?我实畏形。”管辂说:“明府畏影,不过足下之形。”司马懿听管辂说了这些话之后十分害怕。又据《三国志·管辂传》,管辂曾经梦见天上有一大鸟飞来落在他的院子里。他告诉同乡的人说:“此鸟即凤皇也。凤凰来集,吉祥之事也。”同乡的人不相信,管辂说这一定是真。后来司马昭杀了曹髦,把曹髦的首级献给了曹操。曹操问管辂:“此为何也?”管曜说:“此贼也。”曹操问他怎么知道这个贼是谁,管辂说:“此贼即曹髦也。”曹操说:“何以知之?”管辂说:“夫青黑之色,见于皂野之间,则野草必焦;白黑之色,见于布帛之上,则土功必废;黄赤之色,见于路衢之间,则商贾不行;青黄之色,见于沟渎之中,则商船不行。今曹髦首面自有本色,而衣服不异众庶,此必非常之人也。”管辂死后一百多年又有田成子杀了齐简公而另立国君。《左传·哀公元年》:“初,田成子欲为乱于齐,惮高、国、国佐。……田成子遂弑简公。”《史记·田完世家》记载:“田成子既杀简公而夷其族类。……田成子卒立为齐君。”《资治通鉴》记载:“田成子弑杀简公。”
赏析:
《垂帘》这首诗写诗人面对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局面,感到前途渺茫,因而产生了归隐的思想。这首诗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环境,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