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啼江月正昏黄,风袅残烟翠带长。
最是笛中听不得,白门花落旧宫墙。
题:杨柳
乌啼江月正昏黄,风袅残烟翠带长。
最是笛中听不得,白门花落旧宫墙。
注释与赏析:
乌啼江月正昏黄: 此句描绘的是一幅夜深人静的江边景象,乌鸦啼叫声与昏黄的月亮相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风袅残烟翠带长: “袅”字形象地描述了烟雾随风轻轻摇曳的样子,“带长”则形容烟雾仿佛一条长长的绿色丝带。此句表达了夜晚微风吹拂下,烟雾缭绕的景象。
最是笛中听不得: 这句表达了某种情感或声音在特定情境下令人无法接受。可能是对某种哀怨或不和谐音调的描述。
白门花落旧宫墙: 这里的“白门”可能指的是某个地点,如城门。“花落”指花瓣落下,而“旧宫墙”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感。整句诗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花朵凋零的景象,同时也隐含了对过去的怀念或感伤之情。
译文:
在夜色朦胧的江边,乌鸦的啼叫声伴随着昏黄的月光显得格外凄清。微风轻抚着残余的烟雾,将其吹得如同绿色的带子一样绵延不断。然而,当那悠扬的笛声响起时,却总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哀愁让人心生厌恶。最后一句“白门花落旧宫墙”,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让人不禁想起那曾经繁华而又逝去的岁月。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通过“最是”这样的强调词的使用,传达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审美体验。从整体上看,诗作既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缅怀,以及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感慨。此外,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宁静的自然景色与复杂多变的情感世界相映成趣,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