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缕风前未送寒,和烟和雨上阑干。
当年歌舞消魂地,深院沈沈独自看。
注释:
- 弱缕风前未送寒,和烟和雨上阑干。
- 弱缕:细而柔弱的柳丝。风前:风中。
- 未送寒:没有吹走寒意。
- 和烟和雨:与烟雾、雨水相融。
- 上阑干:爬上栏杆。
- 当年歌舞消魂地,深院沈沈独自看。
- 当年:过去的日子。
- 歌舞消魂地:指曾经歌舞升平的地方,也暗含有沉湎于歌舞之中忘记自身的意思。
- 沈沈:深深的、浓密的样子。
- 独自看:一个人静静看着。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柳在风中摇曳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及内心的孤寂之感。
弱缕风前未送寒,和烟和雨上阑干。
当年歌舞消魂地,深院沈沈独自看。
注释:
这首诗通过描绘杨柳在风中摇曳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及内心的孤寂之感。
赠给莫十三 你居住在西湖之滨,厌倦了湖上那些山峰。 身依海鸥宿,心与天云闲。 口吟《五噫》西出关,脱帽自挂苍梧间。 偶然登燕台,洗足御沟水。 缊袍蒙茸一草履,金貂紫骝君勿喜。 倒诵虫书三万言,侏亻禽笑掷番王玺。 重译曾惊外国使,诸侯尽倒兰台履。 既铩上林羽,又转桑干路。 囊破惟留五岳云,鹤飞还想三珠树。 满腹皆象纬,缠衣悉烟雾。 握尺量舜管,执杓考天步。 流霞未肯酌,熊蹯亦不茹。 聊将槲叶补秋云
春城战血冷悲笳,废垒伤心旧炮车。 雪窖生还犹有母,玉门归去已无家。 同骑塞马眠燕月,独向河源上汉槎。 我有离魂招未得,劫灰天畔哭黄华。 诗句释义 1. 春城战血冷悲笳:春天的城池中弥漫着战争结束后的凄凉与哀伤,悲笳声中充满了战火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 2. 废垒伤心旧炮车:废弃的堡垒中,曾经停放过的火炮如今已经锈迹斑斑,象征着曾经的辉煌已经化为乌有。 3. 雪窖生还犹有母
赠笪在辛侍御 墨苑风流属老成,白云旧秘待先生。 正平无地容疏放,北海犹惭问姓名。 自辨银钩收虿尾,尚留瑶草付龙耕。 东来蜡屐窥松子,如向青霞望五城。 注释: 1. 墨苑:指文人学士的聚集之地,也指文人学士的作品。 2. 风流:才华横溢,有文采、有才华。 3. 白云旧秘:指过去的秘密或未公开的事情。 4. 正平:指南朝梁武帝,他曾经被贬到正平郡。 5. 北海:指南朝齐武帝,他曾经被封为北海王。 6
注释: 别后春风染杜鹃,骊歌声断绿杨烟。 身沉绝塞思千里,心死穹庐客九年。 吴苑离觞寒食后,梨关归梦落花前。 闽南别去能相忆,倘有双鱼海上传。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别后春风染杜鹃,骊歌声断绿杨烟”两句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身沉绝塞思千里,心死穹庐客九年。”则直接表达了自己对于离别的不舍与痛苦,以及对于友人的深深思念。 诗人又以吴苑和梨关作为背景
【注释】 晓起:清晨起身。 连夜深山雨,春光应未多。 晓看洲上草,绿到洞庭波。 译文: 整夜的暴雨使山中的春光被淹没了,但春天的气息还没有完全散尽。 早上起来看到湖上的草,已经变得绿油油的,连洞庭湖的波浪也被染绿了。 赏析: 首句“连夜深山雨”描绘了一个夜晚,一场大雨在山中持续不停的情景,通过“连夜”这个词语,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这场雨的无奈和困惑。而“深山雨”则让我们联想到了山中的寂静和神秘
月夜从愚庵大师陈际叔徐世臣湖干闲步 披衣揽夜色,遂适湖干趾。 喧籁息近听,林峦敛遥视。 千峰寒月中,万壑疏钟里。 三潭弄浮烟,因风荡为水。 浮汀渔唱人,过浦箫声起。 佳游领支公,雅调及高士。 霜月满归途,宵深情未已。 【注释】 披衣揽:披衣,即穿脱衣服。揽,即抓住、把握。 遂适:于是,就。 喧籁:指夜晚的虫鸣声。 林峦:树林和山峰。 千峰:无数山峰。 寒月中:冷清的月光下。 万壑:万条山沟。 弄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要求,然后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最后把握情感,分析手法和语言特色。 远眺:远远地望着,眺望着。 暮云千里乱吴峰,落叶微闻远寺钟。 夕阳西下时分,远处天空中飘荡着层层的暮霭;在吴地的山岭之上,随风起伏,仿佛是无数片落日余晖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无边无际的黄昏。我站在江边,听到那从远处寺院传出的阵阵钟声,回荡在空旷的原野上,久久不散
东望停云结暮愁,千林黄叶剑门秋。 最怜霜月怀人夜,鸿雁声中独倚楼。 注释:我向东方遥望,只见乌云密布,似乎在凝结成一种黄昏时的忧愁,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千林黄叶的剑门秋天。我特别怜爱那些在霜月之夜思念亲人的夜晚,鸿雁的声音中只有我一个人独自倚靠在楼上。 赏析:此诗以景起兴,抒发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深深眷念之情。首句写自己因看到“东望”而产生一种“暮愁”,这是由眼前的实景触发出来的想象
诗句 1. 我从兰陵来,呼友荆溪市。 - 从:来自,来自兰陵。 - 呼友:呼唤朋友。 - 荆溪市:指荆溪这个地方。 2. 荆溪主人爱看山,牵船脱帽西风里。 - 荆溪主人:在荆溪的人家。 - 爱看山:喜爱看山。 - 牵船脱帽:拉着船帽被风吹得飘起来。 - 西风里:指西风中。 3. 千林十月不见霜,平堤碧草浮鱼梁。 - 十月:十月份。 - 千林:很多树林。 - 不见霜:没有结霜。 - 平堤
这首诗名为《山楼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是对各句的逐字释义和赏析: 1. 空楼蔽芳树,竹叶落翠羽。瑟瑟琅玕满楼雾,青青楼上山无数。 - "空楼蔽芳树":形容高耸的楼阁被繁茂的树木遮蔽,形成了一个美丽的画面。 - "竹叶落翠羽":用翠绿色的羽毛来形容竹子的叶子,增添了诗意的画面感。 - "瑟瑟琅玕满楼雾":描写了云雾缭绕在楼阁周围的景象。 - "青青楼上山无数"
题:杨柳 乌啼江月正昏黄,风袅残烟翠带长。 最是笛中听不得,白门花落旧宫墙。 注释与赏析: - 乌啼江月正昏黄: 此句描绘的是一幅夜深人静的江边景象,乌鸦啼叫声与昏黄的月亮相伴,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 - 风袅残烟翠带长: “袅”字形象地描述了烟雾随风轻轻摇曳的样子,“带长”则形容烟雾仿佛一条长长的绿色丝带。此句表达了夜晚微风吹拂下,烟雾缭绕的景象。 - 最是笛中听不得:
注释: 何处香车紫陌尘,枝枝斜堕落花津。 美人独立东风里,半为春愁翠黛颦。 【赏析】 《题杨柳》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诗的开头两句“何处香车紫陌尘,枝枝斜堕落花津”,描写了春天的景色。紫陌尘、斜堕、落花津,都写出了一个繁华而热闹的场景。 接下来两句“美人独立东风里,半为春愁翠黛颦”,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在东风中独自站立的景象,她的眉头紧锁,似乎是因为春愁而皱眉。这两句进一步突出了春天的美丽与凄凉
【注释】 海昌:今广东海丰,古为海宁县,唐置海昌县。东门:指县城东门。蜃楼:即“蜃气楼”。古人以为海上蜃气所成。 苍茫:广阔无际貌。 可怜:可惜。精卫:传说中的鸟名,这里借指精卫鸟化身的山神。 当年影:指精卫鸟化身的山神曾化为一只小鸟,在海中衔来木枝石砾填塞东海。 【赏析】 《海昌东门望海》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此诗描写了诗人站在海昌东门,远眺大海的景象。首句写海气苍茫,冷罽袍,几看明月蜃楼高
莫为春愁减带围,风前弱缕尚依依。 伤心最是红桥路,宝马钿车乱后稀。 注释 1. 莫为春愁减带围:不要因为春天的忧愁而减少束发用的丝带(即结发),表示不应因愁苦影响生活与仪态。 2. 风前弱缕尚依依:风中飘摇的细丝还依恋不舍。形容杨柳枝条随风轻摆,似有所留恋。 3. 伤心最是红桥路:让人心伤的是那红桥边的情景。红桥可能暗指爱情或美好记忆的地方,表达了一种失落和哀愁的情绪。 4. 宝马钿车乱后稀
诗句释义及注释: - 绿池花片晓来增:清晨,绿色的池塘上飘落的花瓣越来越多。 - 欲挽东风力不胜:想要抓住春天的风,但却因为力量不足而未能如愿。 - 只为送春无几日:仅仅为了庆祝春天的到来(即将过去)而没有更多的时间了。 - 自将烟翠染溪藤:用烟雾和绿色来装饰溪边的野草。 译文: 清晨,绿色的池塘上飘落的花瓣越来越多。我试图抓住那春天的风,但因为力量不足而未能成功
注释: 1. 数点昏烟月一潭,绿阴桑火过春蚕:形容柳树在夜色中显得朦胧而美丽,如同烟雾笼罩的月亮映照在湖面上。绿阴桑火,形容春天桑树上的桑叶茂盛,象征着生机勃勃。 2. 从今移入图中看,不必攀条忆汉南: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将杨柳画成一幅画来欣赏,不必再怀念汉朝时期的那些往事。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杨柳的诗歌。首句“数点昏烟月一潭”,通过描绘柳树在夜色中的朦胧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