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市三年舶,河源八月槎。
水衡劳硕画,漆室足咨嗟。
天步方长健,民饥亦有涯。
燔柴崇大礼,灵贶正来赊。
至日二首
海市三年舶,河源八月槎。
水衡劳硕画,漆室足咨嗟。
天步方长健,民饥亦有涯。
燔柴崇大礼,灵贶正来赊。
注释:
至日:即冬至日,古代以这一天为岁终之始,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二首:指这首诗共有两首内容。
海市:传说中的海上仙境。舶:船。三年舶,指的是经过三年的远洋航行。
河源:黄河源头,这里指流经此地的黄河。八月槎:指在八月时乘槎渡过天河。槎,木筏。
水衡:汉代掌管舟车和水运的官署。劳硕画:辛苦地画图。
漆室:用漆涂饰的房屋,这里可能是指官府或贵族的住所。
天步:天命之意,这里指皇帝的统治。长健:长久安康。
民饥:人民饥饿。
燔柴:烧柴祭天,古代帝王祭祀天地所用的柴火。祟大礼: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崇尚盛大的礼仪。
灵贶(kuàng): 神灵赐给的礼物。正来赊(shē):正当到来的时候。赊,等待的意思。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冬至日所见的景象和所思所感,展现了一个宏大而富有深意的画面。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也体现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首联“海市三年舶,河源八月槎”,开篇便描绘了一幅大海与黄河交汇的景象。海市,传说中海上的繁华之地,这里借指遥远、美好的未来。三年舶,意味着经过了漫长的航海之旅;八月槎,则象征着跨越银河,渡过天河,来到人间。这两句既展示了诗人对远方未知世界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颔联“水衡劳硕画,漆室足咨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官府中辛勤工作的场景。水衡,掌管舟车和水运的官署;硕画,意味着繁重的绘画任务;漆室,则是官府的住所。诗人在这里既展现了自己的勤勉和才华,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颈联“天步方长健,民饥亦有涯”,转向对国家和社会的担忧。天步,意为天命之意,这里指皇帝的统治;长健,意味着长久安康。然而,国家的繁荣背后也隐藏着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尾联“燔柴崇大礼,灵贶正来赊”,则转向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燔柴,烧柴祭天,古代帝王祭祀天地所用的柴火;崇大礼,意为崇尚盛大的礼仪。诗人在这里既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同时,“灵贶正来赊”一句也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冬至日景象的描绘和对国家、社会、个人命运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邃的思想感情。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