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不可住,一往上孤亭。
行云非草草,贞石自惺惺。
雁寄将来信,山留不了青。
彼吟泽畔者,辛苦作《骚》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全诗共四句。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析:

  • 第一句“闲情不可住,一往上孤亭”,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里的“闲情”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和闲适之情,而“上孤亭”则是指诗人想要前往的那座孤独的小亭子。

  • 第二句“行云非草草,贞石自惺惺”,用比喻手法描绘了诗人的性格特点。这里的“行云”指的是飘忽不定的云彩,而“贞石”则代表坚定的石头。诗人以行云和贞石为喻,表达了自己不随波逐流、坚持原则的性格。

  • 第三句“雁寄将来信,山留不了青”,描绘了诗人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景。这里的“雁”指的是大雁,它们常常在迁徙中传递着消息,诗人通过“雁”这个意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山留不了青”则意味着时间流逝,青山不会永远保持青春的模样。

  • 第四句“彼吟泽畔者,辛苦作《骚》经”,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这句诗中的“吟”指的是吟咏,“泽畔者”指的是生活在水边的人们。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这些人的不同命运,感叹自己的人生道路坎坷而艰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时,诗人通过对诗句的巧妙组合和押韵运用,使得整首诗歌朗朗上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