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穗疏灯水上楼,笛声纤远指痕留。
定知吹笛人双髻,可惜湘帘不上钩。

【解析】

“红穗疏灯水上楼,笛声纤远指痕留”:红穗疏灯在水上楼阁,笛声悠扬而遥远。“纤远”是“悠扬”、“深远”的意思,“指痕”是指吹笛人的手指所留下的痕迹。“定知”是“可知”,“湘帘不上钩”:可知吹笛人在楼上双鬟垂髻,可惜的是湘妃的帘幕上没有留下她的影子。

“赏析”:此诗首联写景,颔联点出“闻笛”,颈联想象,尾联抒情。诗中用“双髻”比喻吹笛女子的发式,富有浪漫色彩。诗人在山塘水边听到远处传来了悠扬的笛声,他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位少女正坐在船上弹奏。那纤细悠扬的笛声飘荡在空中,仿佛还在水面上留下了一道道痕迹。这不禁使诗人想起了那位不知是谁的女子,她的双鬟垂髻与湘妃的垂帘一样,都映入了诗人的视野。

【答案】

译文:

红穗疏灯在水上楼阁,笛声悠扬而遥远。

可知吹笛人在楼上双鬟垂髻,可惜的是湘妃的帘幕上没有留下她的影子。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山塘水边听到远方传来的笛曲,随着笛声望去,只见一位少女正在船上弹奏,笛声如诉如歌,余音袅袅。笛声似乎还留在水面上,使人久久不能忘怀。诗人由此联想到湘妃,觉得湘妃的湘帘也该有如这位女子般飘逸,但遗憾的是湘帘并没有留住湘妃的倩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