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翠攒青,偏杰出、小山乔木。清影下、婆娑午梦,黄粱新熟。花酿蜡房蜂炼蜜,雪堆竹箔蚕登簇。羡满林、无数蜕龙孙,千竿竹。
窥影鹭,翘溪足。噪檐鹊,巢丛绿。听鸟啼未已,蛩吟方续。钓槛收缗斜柳骨,微光趁月摊书读。涨一篙、绿水泛轻航,波纹縠。

【译文】

满山翠绿的树木,挺拔秀丽的山丘。清凉的树影映在水面上,像午梦刚刚醒来。花蜜酿好了,竹叶上结了一层薄雪,蚕儿爬满了竹匾。羡慕那林中无数蜕去龙鳞的蝉,千竿高竹。

抬头望去鹭鸶窥探影子、翘起脚跟,溪边喜鹊噪叫,巢在繁密的树叶间。听到鸟鸣声还没完,蟋蟀叫声又接着。收网回家,斜倚在柳树根上,借着月光读书。一篙水涨,泛着轻舟,波纹如縠。

【注释】

①青墩:地名,今江苏太仓县东北。②积翠:积翠峰,在太仓城东五十里。③婆娑:形容姿态优美曼妙。④清影:指夕阳的余晖照在水面上。⑤黄粱新熟:比喻人生短暂。⑥蜡房:指蜂房。⑦竹箔:指竹筛。⑧龙孙:指蝉。⑨鸢:一种鸟类,这里指喜鹊。⑩“钓槛”四句:意谓诗人垂钓归来,斜倚在柳树下,借着微弱的月光照读书籍。⑪“涨”二句:意谓一篙水涨起来,小船在轻风中轻轻荡漾。⑫“波纹縠(gǔ)”:形容水中的涟漪像皱纹一般。縠,同“縠”,波纹。⑬“羡”字:意为喜爱之意。⑭蜕龙孙:指蝉。⑮竹:指竹子。⑯窥:偷看。⑰翘:翘起脚跟。⑱“噪”三句:意谓喜鹊噪叫,巢在树上。⑲“听”三句:意思是听着鸟鸣声,蟋蟀叫声接踵而来。⑳“钓”三句:意谓收网回来,斜倚在柳树根上,借着月光读书。㉑“涨”三句:意思是说,一篙水涨起来,小船在轻风中轻轻荡漾。㉒“波纹”句:意思是说,水波荡漾,涟漪如皱。

【赏析】

此词为咏物词。作者陈维崧于康熙十九年(1680)春到江南游览,曾作《满江红·过苏州》一词;又于二十一年(1682)秋至苏州访陈其年而得此词。全词写景抒情,融情于景,意境清丽秀美,风格清新婉约。

上片描绘夏日景色和游兴未尽的情景。“积翠攒青”,写山色之翠绿,以叠字状山之高耸入云。“偏杰出”、“小山”两句,写山色之秀丽。“清影下、婆娑午梦,黄粱新熟”,写阳光之下的树影摇曳生姿,如同人正做着午梦。“花酿蜡房蜂炼蜜,雪堆竹箔蚕登簇”,写蜜蜂采花酿蜜,蚕儿在竹箔上吐丝成茧。“羡满林、无数蜕龙孙,千竿竹。”写树林里无数的蝉,犹如龙的子孙一样多。

下片写归家的所见所闻。“窥影鹭、翘溪足”,写鹭鸶窥探树影、翘起脚尖在溪边觅食。“噪檐鹊、巢丛绿”,写喜鹊噪叫着飞上了枝头,栖息在树丛之中。“听鸟啼未已,蛩吟方续”,写诗人在倾听着鸟鸣声和蟋蟀的叫声。“钓槛收缗斜柳骨”,写诗人收网回到家里,斜靠在柳树下读书。“微光趁月摊书读”,写月光正好,可以读书。最后一句“涨一篙、绿水泛轻航,波纹縠。”写一篙水涨起来,小船在轻风中轻轻荡漾,波纹如绉。

此词将景物描写与抒情结合得很好。词中的景物描写细腻生动,如“窥影鹭”、“翘溪足”、“噪檐鹊”等都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使画面具有了动感。同时,词中的景物还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如“花酿蜡房蜂炼蜜,雪堆竹箔蚕登簇”一句就蕴含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此外,词中的意象也很有特色。如“蝉”这个意象就多次出现。它不仅象征着夏天的到来,还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人生的无常。因此,这首词不仅是一首美丽的风景画,还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