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甚真如病,良方莫可医。
扫愁聊种竹,却闷且吟诗。
骄傲难随俗,疏慵不入时。
柴门终日闭,惟与睡相宜。
【注释】
遣怀:寄托哀愁。真如病:形容贫瘠到了极点,就像生了病一样。良方:有效的药物,这里指好的方法。扫愁聊种竹:扫除忧愁,种上竹子。却闷且吟诗:解除烦闷,吟诵诗歌。骄傲难随俗:骄傲自大的人难以与世俗同流合污。疏慵不入时:懒惰而不合群。柴门终日闭,惟与睡相宜:柴门常年关闭,只有睡觉才合适。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贫困交加的境遇中抒发感慨之作。诗人面对穷困潦倒的现实,一方面感到绝望和痛苦,一方面又不肯放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流露出一种矛盾心态。
首联“贫甚真如病,良方莫可医”,用典。《汉书·王章传》载:“太皇(武帝)曰:‘人苦不知足,既平尚贪得。’于是作五均之官,具均输之法。”“贫甚”两句即承“平尚贪得”之意,说贫穷已至不可医治的程度。
颔联“扫愁聊种竹,却闷且吟诗”,写诗人摆脱忧愁的办法。“扫愁”“却闷”“且吟”三句,将诗人的心境写得淋漓尽致。他通过“扫愁”“却闷”,以“聊种”之“竹”来排遣心中的郁闷;以“吟诗”来抒发内心的不平。
颈联“骄傲难随俗,疏慵不入时”,表现了诗人的人格。“傲”“疏”“慵”,正是诗人的品格。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更不愿附庸风雅。因此,即使整天关闭柴门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惟有与“睡”为伍才是合适的事。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鄙弃世俗、蔑视权贵的思想感情。
尾联“柴门终日闭,惟与睡相宜”一句,以景结情,以景收束全篇。诗人虽然身处困境而心怀壮志,但他并不悲观失望,而是乐观向上,安于现状,寄情于自然。此诗虽无豪放之气,但有高洁之心,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