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风流信不讹,当年意气已消磨。
漫怜翠袖清才少,更惜红颜薄命多。
花月姻缘情不尽,英雄儿女恨如何?
吊君幽愤千秋在,目击心伤慷慨歌。
诗句释义和赏析
第1句:名士风流信不讹,当年意气已消磨。
- 关键词: 名士、风流、意气
- 注释与分析: 这句描述了一位名士的风采与气质,强调了他的风流才子的形象。”意气”指当年的豪迈气概和志向。”消磨”意味着这股精神已经消散或减退。
第2句:漫怜翠袖清才少,更惜红颜薄命多。
- 关键词: 翠袖、清才、红颜、薄命
- 注释与分析: 这里表达了对名士的同情,认为他的才华并不突出(”清才少”),同时他的命运也较为坎坷(”薄命多”)。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名士命运的哀叹。
第3句:花月姻缘情不尽,英雄儿女恨如何?
- 关键词: 花月、姻缘、英雄、儿女、恨
- 注释与分析: 这句进一步描绘了名士的情感生活,可能是关于一段恋情或婚姻。”情不尽”暗示了这段情感经历的复杂和深刻。
第4句:吊君幽愤千秋在,目击心伤慷慨歌。
- 关键词: 吊君、幽愤、目击心伤、慷慨歌
- 注释与分析: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士的深切哀悼和怀念,他的悲伤和愤怒被永远地铭记在历史之中。通过”目击心伤”,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痛。
译文
译文:
名士风流信不谬,当年意气已消磨。
徒羡翠袖清才少,更怜红颜薄命多。
缱绻花月情难尽,英雄儿女恨如何?
吊君幽愤传千古,目睹心痛慷慨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一个风流才子的人生起伏和悲剧结局。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碧袖”代表名士的才华,“红颜薄命”则暗示了其命运的坎坷。通过对比名士的才华与命运,诗人表达了对他人生经历的同情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哀愁和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