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帘秋色总凄其,堤柳飘摇黯淡姿。
遣兴朗吟枫落句,衔杯聊咏菊开诗。
题糕盛事追前辈,赐橘荣恩感昔时。
欲陟高岗频眺望,那堪佳节雨如丝?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九日送别》一诗:“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可见,重阳节是人们登高望远、赏菊饮酒的节日。

这首诗的第一句“满帘秋色总凄其”,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感慨。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凋零的季节。在秋天,落叶纷飞,万物凋零,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因此,“满帘秋色”可以理解为整个房间都是秋天的颜色,而“总凄其”则表达了作者对这个季节的整体感受。

第二句“堤柳飘摇黯淡姿”,描绘了秋天里堤岸上柳树的景象。柳树在秋天会开始枯萎,叶子也会变黄,随风飘荡。这里的“飘摇”和“黯淡”都表现了这种状态的不稳定和无力。

第三、四句“遣兴朗吟枫落句,衔杯聊咏菊开诗。”则是诗人在重阳节当天的活动。他一边吟诵着描写枫叶落下的诗句,一边品尝着菊花酿成的美酒。这里的“朗吟”和“衔杯”都表现出诗人在节日中的一种闲适和愉悦的心情。

第五、六句“题糕盛事追前辈,赐橘荣恩感昔时。”提到了重阳节的另一个习俗——吃糕。在古代,人们会在重阳节这一天制作各种糕点,以此来庆祝这个节日。这里,诗人回忆起过去,感叹自己没有赶上那些享受过这些美味的人。而“赐橘”则是古代皇帝赐予臣子的一种恩宠。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感激之情。

第七、八句“欲陟高岗频眺望,那堪佳节雨如丝?”则是诗人在重阳节当天的一个场景。他想要登上高处去欣赏这个节日的美丽景色,但是却被连绵不断的细雨所困扰。这句中的“佳节”指的是重阳节,而“雨如丝”则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绵绵细雨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这个节日中的活动和心情。同时,通过与前辈的对比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