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流沧海变,屹立礼山祠。
接地吾私淑,登堂识本师。
九江儒学派,三晋使君碑。
不必遗书在,闻风百世思。

谒九江朱先生祠

横流沧海变,屹立礼山祠。

接地吾私淑,登堂识本师。

九江儒学派,三晋使君碑。

不必遗书在,闻风百世思。

注释:

  1. 横流沧海变:沧海横流,世事变迁。
  2. 屹立礼山祠:朱先生的祠堂矗立不倒,象征着他的精神永存。
  3. 接地吾私淑:我有幸得到朱先生的教诲,如同得到了他的亲自指导。
  4. 登堂识本师:登上朱先生的殿堂,能够认识他的真正学问和思想。
  5. 九江儒学派:指朱先生所在的九江学派,即朱子学。
  6. 三晋使君碑:指朱子学在宋朝时期在三晋(山西、河北)地区的影响。
  7. 不必遗书在:即使没有朱先生留下的文字书籍,但朱子学的思想仍然流传千古。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拜访九江朱先生祠时所作,表达了对朱先生及其学术思想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沧海横流、礼山祠的描绘,展现了朱先生的崇高地位和不朽精神;同时,通过“接地吾私淑”和“登堂识本师”,表达了自己受到朱先生教诲的喜悦和对真知灼见的追求;最后,通过对九江儒学派和三晋使君碑的提及,强调了朱子学在宋明时期的广泛影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朱先生学术成就的敬仰,也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