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挟雨触檐鸣,未抵飞腾铁马声。
欲傍孤云看万族,不堪飞鸟滞重城。
栖迟岂谓多娱好,萧瑟还从一醉生。
惟有渊明诗可读,虚堂秋气夜峥嵘。

【注释】

长风:大风,这里用来形容风雨声很大。挟雨:夹杂着雨水。鸣:声音。飞腾:疾速奔驰的样子。铁马声:战马奔腾的声音。傍:靠近。孤云:指高高的云朵。万族:各种动物、植物。重城:重重的城市。栖迟:栖息停留。岂:何,怎么。萧瑟:萧疏零落的样子。一醉生:一醉方休,形容酒后放浪形骸。渊明:指东晋诗人陶渊明。渊明诗:指《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虚堂:空旷的大厅,这里指作者的书房。秋气:秋天的寒气。夜峥嵘(zēngróng):形容秋天夜晚的景象。峥嵘:高峻貌。

【赏析】

这首七绝是作者在九月初六日读陶渊明《归园田居》时有感而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八句二十个字,前四句写风雨中读陶集的感受与联想,后四句抒发自己对于人生、宇宙的认识和感慨。

首句“长风挟雨触檐鸣”,描写了风雨交加的景象,狂风裹挟着大雨打在屋檐上发出声响。“未抵飞腾铁马声”承接前句而来,说这股猛烈的风雨声还没有赶上战马疾驰时的响声,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风雨的强烈程度。

第二句“欲傍孤云看万族”,诗人想象自己站在高处观看远处的群山,想要领略那千姿百态的景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孤云”象征着高远、超脱的精神境界。

第三句“不堪飞鸟滞重城”,诗人看到一群飞鸟在重围困守的城市里飞翔艰难,不禁感叹于大自然的自由与人类生活的束缚之间的巨大差异,表现出他对自由的追求和向往。

末两句“栖迟岂谓多娱好,萧瑟还从一醉生。”诗人通过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他认为只有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田园,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与满足。同时,他也表示要像陶渊明那样在秋天的夜晚独自饮酒,忘却世俗的烦恼。

这首诗通过对风雨、自然景色、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和领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自然、人生和宇宙的独特见解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