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飘残雪沪江干,忆汝家山骨未寒。
万里沧波无梦到,一缄尘迹隔年看。
只馀母妹平安语,信有诗书付托难。
谁谓北征愁杜子,瘦妻痴女尚为欢。

【解析】

“南归”句,点明全诗的写作背景。从本诗开头的“南归”二字可见,诗人因战乱而远离故土,此时,他正收拾行装,准备回家。“治装箧中”四字,说明诗人已经收拾好行李,只差最后一步了。

“风飘残雪沪江干”,写江南景色。诗人用“残雪”“风飘”等词渲染凄清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在江南的所见所感。“忆汝家山骨未寒”两句是诗人对故乡的怀念。此句承上启下,承接“南归”一句,由“南归”而想到“北征”,再由“北征”而想到故乡。这里既写出了诗人离家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又表现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颔联“万里沧波无梦到,一缄尘迹隔年看”写诗人在战乱中思乡之苦、望归之切和对家乡亲人的牵挂。这两句诗以景托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诗人把“沧波”与“尘迹”相联系,既表明自己身处战场,难以回家,也表现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同时寄寓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之情。

末联“只馀母妹平安语,信有诗书付托难”,诗人抒发了对母亲和妹妹的深情厚意,表达了自己对他们的挂念及无法将诗书付托给他们的无奈。诗人通过这一联,既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深深牵挂之情,又反映了当时战乱时期人们的艰难处境。

【答案】

诗句译文:南方回归收拾好行李准备回家,途中经过残雪飘飞的长江边。回忆你那遥远的故乡,你的家依然寒冷。

战乱纷起我身在异乡,无法回家只能梦见故乡。一封尘封的信隔着整整一年才收到。只有母亲的平安话语,还有我的诗书无法托付他们。谁曾想北征的我如此悲伤,瘦弱的妻子和痴笨的儿女还能欢笑。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作者在江淮一带抗元时所作。诗人从“南归”入手,描写自己的归程和途中所见所闻,并由此生发开去,写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担忧。全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首联“南归”点题,交代了诗人因战事离开家园而归乡的缘由。中间两联写诗人在途中的所见所感。颔联“万里沧波无梦到,一缄尘迹隔年看”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颈联“只馀母妹平安语,信有诗书付托难”则进一步写诗人对家人的牵挂。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家人的牵挂之情。

全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情感丰富,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