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循一醉看春过,近忆朝来荡桨时。
侵岸野蒲蛙欲王,展桑丛簇茧初丝。
平亭万汇原多暇,过从群贤岂所期。
还是水滨好风日,夜深闻曲只增悲。

【注释】

春尽:春天结束了。戴翰(hàn)峰:作者的字。朱湘帆:作者的朋友。谭少沅:作者的朋友。邓君寿:作者的朋友。恭叔昆仲:即恭亲王奕訢及其子载漪、载洵、载枿等,因慈禧太后欲立其子为帝而结党营私。湖舠:船。泮塘:即泮宫池,在今北京宣武区南,是明初建立的太学所在地。小画舫斋:即画舫斋,位于今北京宣武区西南的琉璃厂街。曲:指音乐。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三月二十四日到二十八日(四月一日)在京西居庸关附近游玩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诗共六首,这是第六首。前五章写游历之乐,末章写送春之悲。

“春尽日,戴翰峰、朱湘帆、谭少沅、邓君寿、恭叔昆仲过访湖舠,泛棹泮塘,晚饮小画舫斋,听曲送春”这四句,写诗人与友人游赏春光。“春尽”二字表明季节已到清明时节,春花凋谢,春意阑珊。“戴翰峰”是诗人的朋友,他字戴汉,号翰峰,“朱湘帆”是诗人的朋友,他字湘帆。“谭少沅”是诗人的朋友,“邓君寿”是诗人的朋友,“恭叔”是恭亲王奕訢的儿子,名载漪,字恭甫。“湖窎”是地名,在今北京宣武区西北。“泛棹泮塘”,泮塘在京师西郊,为京城中最大的一个池塘。“泮水”是周代诸侯王的子弟在国子监读书时所饮用的水。“泮水清浅足娱情”是说,清浅的泮水足以让人怡情。“晚饮小画舫斋,听曲送春”。晚饮,傍晚饮酒。小画舫是游人的船只,斋是供人读书写字的地方。“听曲,送春”是说,听曲来送春天。这四句是说,在春天结束的时候,戴翰峰、朱湘帆、谭少沅、邓君寿、恭叔等人来到湖窎,泛舟泮塘,傍晚时分来到小画舫斋,聆听曲子以送别春天。

“因循一醉看春过,近忆朝来荡桨时。”这两句是说,我随着众人一起喝酒作乐,看春天过去;近来又想起早晨划船的时候。“因循”是说,随波逐流,无所作为。“荡桨”是划船的意思。“荡桨时”是指早晨划船的时候。“近忆”即最近回想。“近忆”一词说明,诗人回想起自己曾经在春天里划小船的情景来。“春”是春天的意思。“荡桨”是泛舟的意思。“朝来”是早上的意思。“近忆”即回忆。这两句是说,我在随波逐流地度过春天,近来又在回忆早晨划船的情景。这两句写诗人在春天里的生活,既写出了游春的欢乐,也写出了游春的寂寞。

“侵岸野蒲蛙欲王,展桑丛簇茧初丝。”这两句是说,岸边的野蒲蛙鸣叫得正欢,蚕茧初生丝绵细长。“侵岸”,意思是淹没河岸。野蒲蛙鸣叫的声音很大,好像要统治全河两岸一样。“展桑”,桑树的叶子展开,像蚕茧一样。“茧初丝”,蚕茧刚生出来,里面的丝还很短。“蚕茧初丝”用来形容桑叶上新长出来的嫩芽儿。“侵”、“欲”、“初”三个词分别写出了野蒲蛙鸣叫声之大、野蒲蛙想要统治河水以及蚕茧刚出茧丝还很短的特点。这两句是说,河边的野蒲蛙鸣叫得很欢,蚕茧刚出茧丝还很短。“侵岸”、“欲王”、“初丝”都是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来写野蒲蛙和蚕茧的特点。

“平亭万汇原多暇,过从群贤岂所期。”这两句是说,平缓的亭台周围有万种花卉,本来有很多空闲时间,但大家相聚的时间却很少。“万汇”指各种花卉、草木。“万汇原多暇”,意思是百花盛开的园囿本来是有很多空闲时间的。“过从群贤”,意思是聚集在一起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够聚在一起的时间却很少。“岂所期”意思是哪里能期望得到呢?“岂所期”的意思是哪里会期待得到呢?“万汇”、“平亭”、“群贤”是诗人对游春时的景物描写和对游人活动情况的描述。这两句是说,百花盛开的园囿本来是有很多空闲时间的,但大家相聚的时间却很少;聚集在一起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够聚在一起的时间却很少。这两句是说,百花盛开的园囿本来是有很多空闲时间的,但大家相聚的时间却很少;聚集在一起的人很多,但真正能够聚在一起的时间却很少。这两句写游人在游春时的不同感受。这两句写游春时不同游人的感受,一方面突出了游人们聚会的机会太少,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作者对游春时聚会机会的珍惜之情。

“还是水滨好风日,夜深闻曲只增悲。”这两句是说,还是水边最好风和日丽,夜晚听着曲艺使人更加悲切。“还是水滨”意思是还是水边最适宜。“风日”意思是风和日丽。“夜深”指夜深之时。“闻曲”指听曲艺。这两句是说,还是水边最宜风和日丽,夜晚听着曲艺使人更加悲伤。这两句是说,还是水边最合适风和日丽,夜晚听曲艺使心情更加悲伤。“还是水滨”是说,还是水边最适合游春。“只增悲”意思是只令人更加悲伤。这两句是说,还是水边最适合游春,夜晚听曲艺使人更加悲伤。

【评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和朋友在春天里游玩的过程和感受。诗的前四句是写他们游玩的过程:春天已经过去了,他们在一天之中游览了许多地方,晚上又来到一处美丽的园林中饮酒作乐,听曲声来送别春天。后八句则是写他们游玩的感受:春天虽然已经过去了,但他们仍然喜欢在春天里游玩,并且喜欢在游玩中欣赏美景和听取优美的乐曲。

此诗写得很有情趣,语言清新流畅,富有韵味。诗中运用了很多典故和成语,例如“荡桨”、“展桑”,这些词语都出自古代的诗词之中;诗中运用了很多比喻手法,例如“侵岸野蒲蛙欲王”,“侵岸”是淹没河岸的意思,把青蛙的叫声比作淹没河水的大声音;诗中运用了很多拟人手法,例如“近忆朝来荡桨时”,“朝来”指的是早晨,将荡桨的动作比作人的动作。这些手法都使诗歌生动有趣、妙趣横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