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作意偏遮月,何碍空斋病眼人。
一瞑强能祛万古,今宵宁足说前身。
瘵成莫疗霜中柿,客倦初思江上莼。
梦落昔年论诗处,浴凫栖鹭似陈洵。

【注释】

  1. 中秋夜:农历八月十五,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夜晚。
  2. 城南郡斋:作者在城南的官府内书房。
  3. 陈述叔:即陈子升,字次升,号南屏,明末清初学者。与吴嘉纪、徐孚远等有交好。
  4. 密云:云雾密布。
  5. 偏遮月:指云遮住了月光。
  6. 何碍空斋病眼人:这两句诗表明即使没有月光,对卧病在床的人来说也没有妨碍。
  7. 一瞑强能祛万古:闭上眼睛可以驱散千年的时间。
  8. 今宵宁足说前身:今夜还不足以谈前世的事。
  9. 瘵成莫疗霜中柿:生病后不要治疗像霜打后的柿子那样难吃的食物。
  10. 客倦初思江上莼:因为旅途劳顿,所以刚到江边就想吃点莼菜。
  11. 浴凫栖鹭似陈洵:就像陈洵一样,栖息在水中的鸭子和鹭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夜景色和诗人心境的诗。首联“中秋无月,卧病城中,忆往年与陈子升游于黄园”点明了诗题中的“中秋夜”。中秋之夜,天空本应是明亮的,但作者却说“无月”,这是因为作者此时卧病在床,无法欣赏明月。而“卧病城南郡斋”又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孤独、郁闷。
中间两联则通过描绘一幅幅秋日夜景图,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密云作意偏遮月,何碍空斋病眼人”形象地描绘了密云遮蔽月光的情景,即使这样,也不妨碍作者欣赏美景的心情。“一瞑强能祛万古,今宵宁足说前身”则是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困境,期待新生活的决心。
最后两联则转向了对自然的感悟,通过对自然界景物的观察,抒发了诗人的情感。“瘵成莫疗霜中柿,客倦初思江上莼”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状态的关注;“浴凫栖鹭似陈洵”则以自然为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更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