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日开迟异去年,回车曾此在春先。
岂知游事原无俚,却为风宵独未眠。
晓径莓苔将接迹,短栏榾柮不成编。
花时故有关心处,欲与闲僧话佛前。

四月初五夜风晓起过崇效寺看牡丹

暖日开迟异去年,回车曾此在春先。

岂知游事原无俚,却为风宵独未眠。

注释:

①暖日:指春天的阳光,暖而不冷,和煦温暖的意思。

②开迟:花开得晚。

③回车:这里指驾车回京(作者任宰相时被罢相,回到家乡)。

④俚:粗俗,没有教养。

⑤却:反而。

⑥短栏榾柮:栅栏上长满了青苔。

⑦花时:花开的季节。

译文:

四月的暖阳开花比往年来得晚一些,曾经驾车回京在春天之前。

岂知我的出游之事原本没有庸俗的人参与,却因为这个美好的夜晚我未能入睡。

注释:

①莓苔:长满青苔的小石头。

②榾柮:篱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四月初五晚上经过崇效寺观赏牡丹时的所见所感而作。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抒发了对牡丹的喜爱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首句“暖日开迟异去年”,诗人首先以“暖日”点明时节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接着以“开迟”写出今年牡丹的开放比往年要晚一些,这是与往年不同之处,也是诗人观察的结果。“异去年”三字,既写出了时间的差异,也写出了景色的变化。

颔联“回车曾此在春先”是说诗人曾经在春天到来前驾车回京。这两句诗不仅交代了诗人当时的身份和心情,而且写出了牡丹盛开的季节早于春来到,更显出牡丹的艳丽。

颈联“岂知游事原无俚,却为风宵独未眠”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牡丹的热爱,以及因爱而引发的孤独之感。这里的“游事”指的是作者的出游活动,“俚”指粗俗,没有教养之人。诗人说自己本不粗俗、没有教养,但看到牡丹如此美丽,不禁产生了一种孤独感,觉得自己仿佛成了“无俚”之人。最后两句“短栏榾柮不成编”形象生动地描写了牡丹的茂盛景象,让人仿佛能看到一朵朵鲜艳的牡丹盛开在栅栏之上。“欲与闲僧话佛前”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欲”字表现出了诗人想要与和尚一起欣赏牡丹的愿望,而“话佛前”更是表现出了他对佛教的信仰。

这首诗通过对牡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