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书剩说研经室,揽古虚寻文选楼。
天下殚残何所极,画中模想已无由。
承平一老嗟才尽,著作当时与世休。
最忆越台秋祭日,瓣香吾独溯贤流。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第一句:“遗书剩说研经室,揽古虚寻文选楼”
- 注释:留下的书信和残言,都在研经室里;空荡荡的古楼中,我寻找着曾经的文人。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文人墨客的怀念,他们的著作和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如今这些遗产只能留在记忆中。通过“遗书剩说”与“研经室”的描写,诗人展示了一种对于文化遗产的珍视和对古代智慧的尊重。
第二句:“天下殚残何所极,画中模想已无由”
- 注释:整个天下都遭受了破坏,哪里是尽头?在图画中也无法找到答案。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人类遭遇的感慨。他用“天下殚残”来形容世界的混乱和破坏,而“画中模想已无由”则表达了在艺术创作中也难以捕捉到这种时代的精神。这里的“何所极”和“已无由”都透露出一种无力感和绝望感。
第三句:“承平一老嗟才尽,著作当时与世休”
- 注释:在和平年代里,一个老人感叹自己的才华已经耗尽;他的写作和创作不再为世人所知。
- 赏析:这句诗中的“承平”指的是和平的时代,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这个时代中的无奈与失落。他意识到自己虽然有着深厚的学识和才华,但在一个和平的年代里,这些知识和才能却无法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利用。同时,“著作当时与世休”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己作品被忽视的悲哀。
第四句:“最忆越台秋祭日,瓣香吾独溯贤流”
- 注释:最让我怀念的是每年秋天的祭日,独自在越台上虔诚地焚香祈祷,追溯那些贤人的足迹。
- 赏析:诗人通过对“越台秋祭日”的回忆,表达了对传统节日和个人修行的向往。在这里,“瓣香”代表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而“溯贤流”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整首诗贯穿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这首诗以“遗书剩说研经室”、“天下殚残何所极”、“承平一老嗟才尽”等诗句,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的关切、对于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个人才华的自省。整体上,诗人通过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个人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