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宁愁坐闭门,剪灯无语已黄昏。
窅然涪水诗千首,远与彭城溯一源。
得句最为天下士,感秋聊借晚来尊。
世间何事堪排遣,未了前贤此日恩。

译文:

连续的雨水让诗人无法安坐,剪掉灯芯独自对着昏暗的房间。心中对涪水诗千首的遥想,远在彭城源头追溯着源流。得到佳句最为天下士人推崇,秋夜感怀只能借酒消愁。世间何事堪排遣?未了前贤今日恩情。

注释:

七月十六日雨中作 —— 创作于诗人在七月十六日这个雨天所作的诗。

积雨——指连绵不断的大雨。

宁愁坐闭门——宁愿坐在门内,不出去。“恨”是“宁可”。

已黄昏——已经黄昏。

窅然——形容幽远、遥远的意思。

涪水诗千首——指诗人思念家乡之情。涪水,即今四川涪江,是古时入蜀的水路之一,诗人曾在此任职。

溯一源——追溯到源头。

得句最为天下士——得到一句最有价值的诗句,受到天下文人的推崇。“得句”就是得到一句好诗。

感秋聊借晚来尊——感到秋季来临,便借饮酒来解忧。“感秋”是秋天到来的意思。“晚来尊”是傍晚时分的酒器,即酒杯。

世间何事堪排遣——世上有什么事情可以排遣心中的忧愁?“堪”是“能”的意思。

未了前贤此日恩——没有报答过前代圣贤当日对自己的恩情。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在连绵细雨之夜所作,表现了他内心复杂的感受和心境。诗人以雨天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无奈感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际遇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积雨宁愁坐闭门”,描绘了一幅诗人独坐家中,面对连绵不断的大雨,却无心出门的场景。这里,诗人通过“宁愁”二字,传达出内心的无奈与孤独。而“坐闭门”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的状态,仿佛诗人将自己封闭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无法与外界接触,只能在雨声中度过漫长的夜晚。

“剪灯无语已黄昏”,描绘了诗人在昏黄的灯光下独自坐着,默默无言的场景。这里的“剪灯”象征着一种孤独和寂寞,而“无语”则更加强调了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无助。当夜幕降临,一切都变得寂静无声时,诗人的心情也变得更加沉重。他不禁感叹道:“遥然涪水诗千首,远与彭城溯一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起自己在涪水的工作经历,那些美好的时光仿佛还在眼前浮现,让人心潮澎湃。同时,他也在思索着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明路,让自己重新回到那个充满希望的地方。

现实却是如此残酷。他只能感叹道:“得句最为天下士,感秋聊借晚来尊。”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才华和地位的认可。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得到了世人的赞誉,这让他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但是,他同时也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才华并没有被正确地运用,只是成为了一个被人们嘲笑的对象。他只能在秋天的夜晚,借助一杯美酒来缓解心中的忧伤。

最后两句“世间何事堪排遣,未了前贤此日恩”,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和感慨。他认为,世界上有许多事情都无法解决心中的困扰,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他也深感庆幸自己能够有机会接受前贤们的教诲和恩情,否则他可能会失去这个机会,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深深感悟。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哲理的人生散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