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去珠江水复西,江波无改水西堤。
画船士女亲操楫,晚粥鱼虾细断齑。
出树乱禽忘雨后,到篷残日与桥齐。
重来三月湾头路,蔽海遮天绿尚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作品,题目为《游荔枝湾》。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东去珠江水复西,江波无改水西堤。”
注释:向东流去的珠江水又转向西方,但江面上的波浪并未改变水西堤。这里的“江波”指的是珠江的水波,“无改”表示没有改变。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珠江水的流向,以及江面上的波涛如何影响岸边的景物。通过对比“东去”和“复西”,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第二句:“画船士女亲操楫,晚粥鱼虾细断齑。”
注释:船上的画船女子亲自操作着船桨,晚上煮的粥里还夹杂着细小的鱼虾。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一幅宁静的夜景,画船中的女子正在亲手划动船桨,而晚上则享用着细腻的鱼虾粥。这种生活节奏和场景反映了作者对悠闲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出树乱禽忘雨后,到篷残日与桥齐。”
注释:从树上飞出的鸟儿忘记了雨后的清凉,直到傍晚时分才落在船篷上的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繁忙的渔村景象,鸟儿们在雨后飞翔,而到了傍晚时分,它们才意识到太阳已经下山。这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反映了渔民们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

第四句:“重来三月湾头路,蔽海遮天绿尚低。”
注释:再次来到这个三月湾的地方,只见海面上弥漫着绿色,遮蔽了天空。
赏析: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蔽海遮天”这一形象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了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敬畏之情。同时,“绿尚低”也暗示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以希望和活力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忙碌和悠闲、自然和人文,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