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在长安驾玉龙,晓园花竹日相从。
醉沽兰液居中酒,闲看慈仁寺里松。
别久将无伤老大,官狂依旧笑疏慵。
只今绝域谁知己,好赋归来卧碧峰。

寄怀傅掌雷

忆在长安驾玉龙,晓园花竹日相从。

醉沽兰液居中酒,闲看慈仁寺里松。

注释:

  1. 长安:指唐朝的首都长安,这里代指诗人曾经生活或工作的地方。
  2. 驾玉龙:比喻才华出众或地位崇高,如同驾御着神龙一般。
  3. 晓园:清晨的花园,可能是指诗人曾经居住或工作的地方附近的园林。
  4. 花竹:指花园中的各种花草和竹子,常用来形容美好的景象。
  5. 中酒:指醉酒,饮酒过度的意思。
  6. 慈仁寺:可能是诗人曾经游览或敬仰的地方,慈仁寺内有许多珍贵的佛教文化遗存。
  7. 疏慵:表示懒散、不修边幅的状态,与“官狂”相对应,形容官场中的放纵行为。
  8. 绝域:古代对远方边疆地区的称呼,这里可能指诗人所生活的地域之外的地方。
  9. 谁知己:意思是在遥远的地方还有谁能了解我,表达一种孤独无助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杨思圣创作的七言律诗《寄怀傅掌雷》。全诗以抒发诗人对故地和友人的怀念之情为主题,通过描绘长安的生活场景和个人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诗歌也透露出诗人对官场的无奈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首句“忆在长安驾玉龙”,诗人回忆在长安的日子,用“驾玉龙”比喻自己当时的才学和地位,如同驾驭着一头神龙一般。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辉煌时期的追忆,同时也展示了其非凡的才华和地位。

接下来“晓园花竹日相从”,描述了自己在长安的一个早晨,与花园中的花竹相伴的情景。这里的“晓园”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居住的地方,而“花竹”则代表了那里的美丽和生机。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美好记忆,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中的“醉沽兰液居中酒”,则是诗人在长安生活时的一种生活写照。这里的“兰液”可能是指美酒或者兰花之水,而“醉沽”则表达了诗人在酒中寻找快乐和放松的心情。这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观念。

最后一句“只今绝域谁知己”,表达了诗人对于遥远地方是否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困惑和孤独感。这里的“绝域”可能指的是诗人所生活的地方之外的地方,而“谁知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理解和支持的渴望。这句诗不仅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映。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歌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态度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