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闲庭春事阑,主人长日但加餐。
竹间路好披云入,窗里山宜带雨看。
半箧残书留过目,百年衰鬓罢弹冠。
萧条莫厌交游冷,逆旅悠悠蜀道难。
晚春即事
花落闲庭春事阑,主人长日但加餐。
竹间路好披云入,窗里山宜带雨看。
半箧残书留过目,百年衰鬓罢弹冠。
萧条莫厌交游冷,逆旅悠悠蜀道难。
注释:
- 花落闲庭春事阑:春天的花朵凋零了,庭院显得宁静,春天的事务也结束了。
- 主人长日但加餐:主人在漫长的白天里,只能简单地吃点东西。
- 竹间路好披云入:在竹林中行走,可以穿过云雾。
- 窗里山宜带雨看:窗户内可以看到山景,山上的景色适合下雨时欣赏。
- 半箧残书留过目:我留下了一些半旧的书,可以看看。
- 百年衰鬓罢弹冠:岁月已经让我的头发变白了,我已经放弃了弹冠的动作。弹冠通常与官员的礼仪有关,表示辞官或告别。
- 萧条莫厌交游冷:虽然环境很萧条,但不要因为寂寞而讨厌交友。
- 逆旅悠悠蜀道难:旅途艰辛,蜀道险峻,难以通过。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晚春景色和作者生活的诗。诗人以“花落”开篇,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家中的生活状态,只有吃和休息,生活相对单调。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无聊,反而在闲暇之余,他选择读书来度过时间。
诗的前半部分主要描绘了作者家中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其中,“竹间路好披云入”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漫步的场景,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而“窗里山宜带雨看”则描绘了诗人从窗户向外看,看到山景时那种如画的美景。这两联都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接下来的两联则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描述。“半箧残书留过目,百年衰鬓罢弹冠”描绘了诗人虽然年岁已高,但仍保持着一种文人的风度和气质,他仍然喜欢读书、弹琴等文人活动,而不是沉迷于世俗的权力斗争。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整个生活的总结和感慨。“萧条莫厌交游冷”反映了诗人对孤独寂寞生活的无奈和厌倦,但他并不因此而讨厌社交活动。“逆旅悠悠蜀道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旅行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但也透露出他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勇气。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它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