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山泉水在山清,海岳归来许濯缨。
古寺重寻留墨处,老僧犹识诵诗声。
青云过眼如春梦,旧雨联床望再生。
除却凌烟诸叟外,登科一一是闲名。

【注释】

麓山:山名,在今湖南省长沙县西。泉:泉水。岳麓:山名,在今湖南省长沙市南。许濯缨:指洗去帽子上的尘土。海岳:山名,在今湖南省衡山县北,湘水北源。留墨处:指杜甫曾在此处读书的地方。老僧:指僧人。诵诗声:指吟诵诗歌的声音。青云:比喻仕途的升迁。旧雨:指老朋友。联床:同榻而眠。凌烟阁: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唐初功臣功绩,命人画功臣240人的肖像于凌烟阁中,以图永久记忆。除却:除去。凌烟诸叟:即凌烟阁上功臣240人的画像,其中没有杜甫的名字。登科:科举考试中选的意思。一一是闲名:登科一第是功名利禄的代名词,一一是闲名则表明杜甫对功名利禄看得很淡。

【赏析】

这是一首记叙诗,诗人重游岳麓山时,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自己重游岳麓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中间两句抒发感慨;末两句写出了诗人的抱负和志向。

开头一句“春日再游岳麓”,“春日”二字既点明了节令,又是诗人对这次出游的概括性描述。“再”字又暗示出此次出游与上次不同,有新意、有变化。“游岳麓”,即游览岳麓山。“麓山泉水在山清”,写眼前景物。岳麓山上的泉水清澈见底,使人感觉清凉爽快。这里用一“清”字,将岳麓山的泉水描绘得如水晶般晶莹剔透,令人心旷神怡。“海岳归来许濯缨”,意思是说回到家乡后要洗涤尘垢,去除杂念,专心致志地读书。这里的“濯缨”一词,原意为洗帽除尘,喻指清除思想污垢,使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

第二句“古寺重寻留墨处”,“古寺”指的是杜甫曾在这里求学过的岳麓书院。“留墨处”指当年杜甫在书院里读书、作诗的地方。“重寻”,重新寻找。“留墨处”,指杜甫当年在书院读书作诗的地方,现在仍然可以找到当年他留下的墨迹。“重寻”二字,既说明诗人对往事的回忆,更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之情。

第三句“老僧犹识诵诗声”,“诵诗声”指僧人诵读经文的声音。“老僧”是指曾经在这里居住多年的僧人。这句的意思是说,尽管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但那些曾经在这里居住的僧人仍然记得当年的诵经声,仿佛还在眼前一样。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的美好回忆的怀念,也表现了他对那些曾经陪伴过他成长的岁月的回忆。

第四句“青云过眼如春梦,旧雨联床望再生”,“青云”指仕途的升迁。“春梦”比喻虚幻的事情,暗指人生短暂、如梦如幻。“旧雨”指过去的友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转眼之间,那些曾经陪伴我走过人生路的人都已经离世了,而我依然还在这个世上苦苦挣扎着。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生涯的感慨,也表现了他对于友情和亲情的珍惜。

第五句“除却凌歊阁上功臣,登科一一是闲名”,“除却”表示除去、排除掉。“凌歊”指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唐初功臣功绩而修建的凌歊阁。“功臣”指唐代初期的开国功臣。“登科”是指科举考试中选的意思。“一一是闲名”意思是说除去凌歊阁上功臣的名字之外,其他所有的功名利禄都是虚名而已。这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看法,也表现了他对于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

最后一句“除却凌歊阁上功臣,登科一一是闲名”。整首诗以“重寻留墨处”为起点,由远及近,通过写景、叙事、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功名利禄看法的态度。同时,这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