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亦厌贫贱,不复重冠裳。
贩鬻皆程郑,生涯半彦方。
参貂口外得,牛马谷中量。
翻怪中原弱,穷愁遍八荒。

【注释】

宁古塔:清代黑龙江宁古塔昂人(今黑龙江省宁安县)的别称。杂诗:诗歌的一种,内容不拘一格,形式多样。

厌贫贱:讨厌贫穷和卑贱的生活。重:重视。冠裳:古代官员所穿的礼服。程郑:即“程颐”、“程颢”。北宋哲学家,程朱学派创始人之一,在洛阳讲学时与周敦颐并称“二程”,后在开封、颍昌、扶沟等处讲学,对宋明理学有较大贡献。

彦方:即“颜方”,字彦方,唐代诗人,与王维、贺知章、张九龄合称“初唐诗坛四杰”。

参貂:《汉书·匈奴传上》载:“汉使王乌号出赤山,以兵降单于曰:‘愿得谒天子御服,因观录衣。”《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匈奴呼韩邪单于遣兵送汉使者李翁归国,拜翁为大司马,领兵送翁还长安。”后用“参貂口”比喻受封官衔。

牛马谷中量:比喻生活贫困。

翻怪:反责怪。中原:指中原地区,泛指全国或本土。弱:软弱。八荒:八方荒远之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于个人命运的思考。

首句“俗亦厌贫贱,不复重冠裳”表达了作者对于贫贱生活的厌恶和对于官场的不屑。他不愿意像那些官僚一样,为了追求名利而抛弃了自己的良心和尊严。

次句“贩鬻皆程郑,生涯半彦方”则描绘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那些贩卖的人都是些贪官污吏,他们的生涯都建立在欺骗和掠夺之上。而那些正直的官员却被排挤在外,无法得到应有的机会和尊重。

第三句“参貂口外得,牛马谷中量”则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现实的无奈。他虽然也希望能够获得一些功名利禄,但现实却让他失望。他的努力似乎只是徒劳,他的希望也只能是泡影。

最后一句“翻怪中原弱,穷愁遍八荒”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担忧。他认为国家的衰弱和人民的困苦都是由于这些官员的腐败和无能所导致的。他呼吁人们要勇敢地站出来反对这种腐败现象,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