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岭万里,戴土皆平衍。
独有十三山,石骨开生面。
削疑斧凿工,画敌丹青善。
峰峰插烟霄,缥缈穷万变。
崩奔类马驰,离立如人战。
或利若金刀,或直若羽箭。
云气倏有无,日色递隐见。
洞口失金牛,潭侧鸣孤雁。
胡峤记颇详,蔡圭诗亦羡。
予特过其旁,一一为数遍。

十三山,即指辽东的山。辽西是辽宁的旧称,在今辽宁东部。万里,形容山峰高耸入云。戴土皆平衍,形容山势平缓,无险峻之状。

独有十三山,石骨开生面:只有这座山,山石的质地奇特,呈现出新面貌。

削疑斧凿工,画敌丹青善:山的峭壁陡峭如同用斧头劈开的一样,山峰如画,色彩丰富,胜过丹青。

峰峰插烟霄,缥缈穷万变:山峰耸立直入云端,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缥缈,形容山峰的形态高远飘渺。

崩奔类马驰,离立如人战:山体崩塌奔涌犹如奔腾的战马,山峰孤立如战士挺立。

或利若金刀,或直若羽箭:有的山峰锋利如同金属刀剑,有的则笔直如同飞鸟的羽毛。

云气倏有无,日色递隐见:山间云气时隐时现,时而浓厚时而稀薄,阳光时而明亮时而暗淡。

洞口失金牛,潭侧鸣孤雁:山中的洞穴中似乎有金色的牛出现,而在山边的潭水中偶尔会听到孤独的鸿雁叫声。

胡峤记颇详,蔡圭诗亦羡: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此山曾为北齐文宣帝高洋所封为“南岳”,故有“南岳”之称。胡峤是唐代诗人,他的《经五台山》中写道:“天花乱坠,草木丛生。”蔡圭则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游五台山》中写道:“遥观古刹出林峦,俯听钟声彻夜阑。”他们对此地都有所描写,但都不及李益之诗来得生动传神。

予特过其旁,一一为数遍:我特地来到这山边,细细欣赏了几遍。

这首诗描绘了辽东山的壮丽景色和奇岩怪石,以及山中云雾缭绕、阳光变幻的景象。同时,通过对山峰、岩石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神奇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