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物外久声销,舟子徒烦举手招。
明月空潭真似镜,长松小阁旧名萧。
庵僧解打禾山鼓,座客能吹赤壁箫。
况有西畴堪寄傲,我来刚及麦齐腰。
次友人韵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悠然物外久声销,舟子徒烦举手招。
明月空潭真似镜,长松小阁旧名萧。
庵僧解打禾山鼓,座客能吹赤壁箫。
况有西畴堪寄傲,我来刚及麦齐腰。
我将逐句进行释义:
- “悠然物外久声销”: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心境宁静的状态。”悠然”形容心情悠闲、自在,“物外”意味着超脱物质世界之外,”久声销”则描绘了时间长久,声音消逝的景象,暗示诗人内心的平静和对纷扰的超然。
- “舟子徒烦举手招”:描述了船夫因为诗人久未回应而显得有些焦躁,甚至不得不多次挥手召唤。“舟子”指的是船上的船夫,“徒烦”表示徒劳无功,“举手招”则描绘了船夫焦急呼唤的情景。
- “明月空潭真似镜”:通过比喻的方式,将明月映照在清澈的潭水之中的景象比作镜子。这里用“似镜”来形容水面如镜,清澈透明,反映出月亮的美丽。
- “长松小阁旧名萧”:描写了长松树和小阁楼的名字(萧)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的景象。这里的“旧名萧”表明这个小阁楼曾经以名字著称,现在依然保持着它原有的风貌。
- “庵僧解打禾山鼓”:描述了庵中的僧人擅长演奏禾山鼓。“解打”表示擅长,“禾山鼓”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庆祝丰收时的音乐。这里的描绘展现了僧人技艺高超,以及他们庆祝丰收的喜悦情绪。
- “座客能吹赤壁箫”:描绘了坐在客席上的人能够吹奏出赤壁箫的声音。“座客”指的是在座的客人,”赤壁箫”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通常与赤壁之战联系在一起。这里的描述传达了客人技艺高超且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氛围。
- “况有西畴堪寄傲”:表达了诗人对于西畴地带的赞赏之情,认为那里足够让人骄傲。”况有”表示还有,“西畴”即西边的田地,这里指代某个特定的地点或景观,”堪寄傲”意味着值得自豪,能够寄托自己的豪情壮志。
- “我来恰及麦齐腰”:诗人来到此地的时间恰好赶上了收割麦子的时候,因此感到非常高兴。”恰及”表示恰逢其时,“麦齐腰”指的是小麦成熟到快要覆盖腰部的程度,象征着丰收的季节。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丰收时节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首联通过描写诗人的心境和行为,展现了他的超然物外之感;颔联则通过具体的事物比喻,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意境;颈联转向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之间的互动,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尾联则通过时间的巧合和个人情感的结合,增添了诗意和深度。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朴素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