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相对益凄其,万事干戈信所之。
空外岂无霜鹘俊,人间自有雪鸥饥。
贫来不改耽佳性,老去犹存漫兴诗。
叹息我生多定分,谁能独立畏蛛丝。
【注释】
- 夏日子:作者自称的别称。
- 庶几:差不多,略同于。
- 闻者足戒:听到了就足以警戒。
- 嗟乎:感叹词。
- 垂戒:警戒。
- 狱中遗子由二诗反以得白:苏东坡入狱时,给儿子苏辙写了两首诗,结果反而使苏辙免于一死。
- 有命信夫:有命啊,这真是可信的。
- 彼自矜罗织之巧,搏击之能:彼(指苏东坡)自己夸耀自己的罗织(诬陷)之巧、搏斗(斗争)之能。
- 空外:天空之外,指天上。
- 霜鹘俊:即“雁鹜”。
- 人间自有雪鸥饥:世上自有饥饿的雪鸥。
- 贫来不改耽佳性:贫穷时也不改喜欢美好的本性。
- 老去犹存漫兴诗:年老体衰了,但还喜欢写一些随兴之作的诗。
- 叹息我生多定分:叹息我这一生命运安排得太不如意了。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狱中写的一首绝句,表达了他对当时政治斗争的看法和对人生命运的认识。
开头两句:“夏日子返见过,叹予近诗,庶几于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意思是:夏日子(苏轼自称)回来看望我,我感叹最近我的诗歌,大概能够对那些敢于说话的人没有罪责,听到的人也能从中受到警示。这里,苏轼用“庶几”一词,表明他的诗歌虽然不能改变他的处境,但至少能够起到警醒人们的作用。
接下来两句:“嗟乎足以垂戒,则吾岂敢。昔苏子瞻以诗得罪,究得罪之故,初不系乎其诗,狱中遗子由二诗反以得白。”意思是:唉,我这样做已经足以警戒后人了,我怎么敢这样说呢?以前苏东坡因为一首诗得罪了朝廷,究其原因并不是因为他的诗歌,而是在监狱里给弟弟苏辙留下了两首诗,这两首诗反而救了他一命。这里苏轼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既表达了他对自己言论自由的重视,又暗示了他的无辜。
第三联:“夜阑相对益凄其,万事干戈信所之。”意思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和你相对而坐,越发感到凄凉悲切。天下的大事都取决于我们的命运。这里苏轼用了“凄其”一词来形容自己的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之情。
第四联:“空外岂无霜鹘俊,人间自有雪鸥饥。”意思是:天空之外难道就没有像秋隼一样的雄鹰吗?世间自有像雪鸥一样的鸟儿,却因饥饿而无法生存。这里苏轼用“霜鹘俊”和“雪鸥饥”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困苦生活。
最后两句:“贫来不改耽佳性,老去犹存漫兴诗。”意思是:贫穷时我不改喜欢美好的本性,年老了却还喜欢写一些随兴之作的诗。这里苏轼用“贫来不改”、“老去犹存”四个词汇,表达了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改其乐、不减其志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苏轼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对社会责任感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