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遮江淮间,转运资中兴。
三日相公至,十日陈留平。
天畀完节焉,生死何足云。
尔时颜太保,又一张中丞。
生骂牧羊奴,如狗狗不狺。
死当为厉鬼,杀贼报圣明。
握拳直透爪,啮齿几穿龈。
常山暨我公,千古犹并称。
何物王承业,亦复同进明。
拥兵利城陷,觊窃其功名。
此辈抑何多,豺痕被冠缨。
告急于临淮,漠然置罔闻。
围城饿月馀,独食义不能。
因拔所佩刀,断指鲜血淋。
一座皆感激,泣下纷沾襟。
贼破誓移师,矢著浮图层。
慷慨好男儿,呜呼南霁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的《咏史》三十一首中的一首。下面将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蔽遮江淮间,转运资中兴】
这句诗意味着江淮地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国家的转运中心。

【三日相公至,十日陈留平】
这里的“相公”指的是宰相或大臣,而“陈留”是指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一个官员的职位或官职。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在国家危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家带来安定和繁荣的人的赞赏。

【天畀完节焉,生死何足云】
这里“天畀”表示上天赋予,“完节”则意味着坚守自己的节操和原则。整句话的意思是说,那些坚守节操的人值得赞扬,他们无论生死都不应受到怀疑。

【尔时颜太保,又一张中丞】
“张中丞”是指张巡,他是唐朝时期的名将,与颜真卿并称“颜张”。这里提到颜真卿和张巡都是坚守节操的人物。

【生骂牧羊奴,如狗狗不狺】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场景,可能是某人因为某种原因而愤怒地斥责他人。”犬狺”是狗叫的声音,比喻为辱骂或责骂。

【死当为厉鬼,杀贼报圣明】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牺牲精神,认为死后应该成为厉鬼,以此来报仇雪恨,为朝廷的圣明做出贡献。

【常山暨我公,千古犹并称】
这里的“常山”可能是指一个人的名字或者是一个地方的名称,而“我公”是指那个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人和他的公德(即品德)被后人永远铭记。

【何物王承业,亦复同进明】
“王承业”可能是一个人的名字,而“进明”可能是指追求光明或进步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对于像王承业这样的人的追求和努力的认可。

【拥兵利城陷,觊窃其功名】
这里的“拥兵”是指拥有军队或者掌握军权;“利城”可能是指某个城市;“觊窃”则是觊觎或企图窃取的意思。整句话描述了一个人或一群人试图利用军事优势夺取功名或权力的行为。

【此辈抑何多,豺痕被冠缨】
这里的“豺痕”指的是像豺狼一样的残暴行为,可能是指战争或其他形式的破坏;“冠缨”则是指帽子上的缨带,也用来比喻地位或权力的象征。整句话可能是在批评这些人的残忍行径,以及它们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告急于临淮,漠然置罔闻】
这里的“告急于临淮”可能是指有人向临淮这个地方寻求帮助,而“漠然置罔闻”则是形容对方对此漠不关心,没有任何回应。

【围城饿月馀,独食义不能】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人在围困的城市中忍受饥饿的情况,但仍然坚持道义,不愿意投降或屈服。

【因拔所佩刀,断指鲜血淋】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为了坚守信念而采取极端行动的情景。他可能用刀割破手指来证明自己的忠诚。

【一座皆感激,泣下纷沾襟】
这句话表达了其他人对他的感激之情,他们因为这位英雄的行为而落泪,甚至泪水沾湿了衣襟。

【贼破誓移师,矢著浮图层】
这句诗描述了敌人被打败后,士兵们誓言要转移阵地,准备继续战斗的情景。

【慷慨好男儿,呜呼南霁云】
最后一句是对那位英雄的赞美,称赞他是勇敢而慷慨的好男儿,就像南边的乌云最终会散去一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展示了高适对那些为国家民族利益奋斗的英雄们的赞美和敬仰。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那些不顾个人安危、勇于担当、敢于牺牲的英雄们的敬佩之情。同时,他也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风貌。这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