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㬻遗种等高车,万族相从到尾闾。
魑魅入林逢不若,虾蟆吞月鉴方诸。
昔闻靺鞨歌西乐,今见祛庐制左书。
始受一廛濠镜地,有明师早漏多鱼。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
黄遵宪七律诗赏析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是清末诗人黄遵宪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隐晦的方式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局势和一些事件的感慨,展现了复杂的政治氛围和人们的心态,同时寓意深远,反映了作者对所处时代的独特思考和感受。
诗歌原文如下:
狼㬻遗种等高车,万族相从到尾闾。
魑魅入林逢不若,虾蟆吞月鉴方诸。
昔闻靺鞨歌西乐,今见祛庐制左书。
始受一廛濠镜地,有明师早漏多鱼。
注释解析:
- 狼㬻遗种等高车,万族相从到尾闾:
- “狼㬻”可能是指狼的后代或某种象征性的事物。
- “等高车”暗示着一种平等或和谐的状态。
- “万族相从”表示众多民族或种族的汇聚。
- “到尾闾”指的是达到终点或归宿。
- 魑魅入林逢不若,虾蟆吞月鉴方诸:
- “魑魅”和“虾蟆”分别代表邪恶与丑恶的象征。
- “入林逢不若”意味着在邪恶势力面前显得无力或无助。
- “吞月鉴方诸”可能指通过某种方式克服困境或获得智慧。
- 昔闻靺鞨歌西乐,今见祛庐制左书:
- “靺鞨”是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族群,这里可能指代某种文化或传统。
- “歌西乐”表示传播西方的音乐或文化。
- “祛庐制左书”可能指使用东方的智慧或方法来解决问题。
- 始受一廛濠镜地,有明师早漏多鱼:
- “始受一廛”意味着开始拥有一块土地或领地。
- “濠镜地”可能指具有战略意义的地理优势。
- “有明师早漏多鱼”可能指得到明智的指导或帮助,从而避免损失并收获更多利益。
译文及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从古代到现代的转变与冲突。首句“狼㬻遗种等高车,万族相从到尾闾”象征着多元文化的共存与融合。接着,“魑魅入林逢不若,虾蟆吞月鉴方诸”表达了在复杂局势中寻求智慧和力量的重要性。最后,“昔闻靺鞨歌西乐,今见祛庐制左书”和“始受一廛濠镜地,有明师早漏多鱼”两部分展示了文化交流与个人成长的双重主题。整体而言,这首诗是对历史变迁、文化交流和个人奋斗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邃的思想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