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无事息兵车,七叶讴吟洽里闾。
岂谓浮云变苍狗,竟教明月蚀詹诸。
骊山烽火成焦土,牛耳牲盘捧载书。
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
这首诗是一首感怀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担忧。下面是逐句释义:
八荒无事息兵车,七叶讴吟洽里闾。
岂谓浮云变苍狗,竟教明月蚀詹诸。
骊山烽火成焦土,牛耳牲盘捧载书。
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
注释:
- 八荒:指广阔的天地四方。
- 无事:无事可做。
- 息兵车:停止军事行动。
- 七叶:这里可能是指一个朝代或王朝。
- 讴吟:唱歌、朗诵。
- 洽里闾:和谐安宁的邻里乡亲。
- 岂谓:难道说。
- 浮云变苍狗:比喻世事无常,如同浮云变幻成苍狗一般。
- 竟教:竟然让。
- 明月蚀詹诸:月亮被遮住了,就像詹诸一样。
- 骊山烽火:指古代骊山一带发生的火灾,烽火是一种报警的信号。
- 焦土:烧焦的土地。
- 牛耳牲盘:指祭祀用的牛头肉和牺牲。
- 捧载书:承载着书籍。
- 秋草木:秋天的草木。
- 兰驰道:兰草铺成的小路。
- 白龙微服:指隐士或仙人。
- 记为鱼:作为鱼饵。
赏析:
这首诗以“和钟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为题,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担忧和感慨。首句“八荒无事息兵车”,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次句“七叶讴吟洽里闾”,则描绘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景象,与首句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句“岂谓浮云变苍狗,竟教明月蚀詹诸”,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变幻莫测的政治局势的忧虑。第四句“骊山烽火成焦土,牛耳牲盘捧载书”,描绘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灾难,以及人们在战争中的无奈和悲哀。最后两句“秋草木兰驰道静,白龙微服记为鱼”,则是通过自然景色的宁静来反衬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对时局的描绘和抒发,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深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