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亡危急上呼天,联乞皇天悔祸延。
朝议正为刘氏袒,里优忽唱李公颠。
主盟牛耳方推长,宾馆鸿胪竟首悬。
误尽攘夷南宋论,况逢毒手又空拳。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再述
存亡危急上呼天,联乞皇天悔祸延。
朝议正为刘氏袒,里优忽唱李公颠。
主盟牛耳方推长,宾馆鸿胪竟首悬。
误尽攘夷南宋论,况逢毒手又空拳。
【注释】
- 《再述》: 这首诗是作者对南宋灭亡的感慨之作。
- 存亡危急上呼天: 指国家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人们呼唤苍天以期得到拯救。
- 联乞皇天悔祸延: 指人们希望上天能够悔改,使国家的灾难得以解除。
- 朝议正为刘氏袒: 朝廷中的大臣们大多数支持刘氏(即宋高宗)的统治,表现出对他的袒护。
- 里优忽唱李公颠: 指民间戏曲中突然有人唱起了李纲的戏词,表达了人们对李纲的支持。
- 主盟牛耳方推长: 指在朝廷中,支持赵鼎等抗金派的官员被推举为主持国政的最高领袖。
- 宾馆鸿胪竟首悬: 指在南宋的都城临安,负责接待外国使节的重要官职被一位名叫张邦昌的人所占据。
- 误尽攘夷南宋论: 指南宋朝廷在抗金战争中,未能有效地抵御外敌,导致国土被侵占。
- 况逢毒手又空拳: 指在面对外敌入侵时,由于没有有效的抵抗手段,最终只能空手面对敌人的攻击。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之作。诗人通过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的描述,表达了对南宋朝廷在抗金战争中失败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诗中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揭示了南宋朝廷在抗金战争中的失误与失败,同时反映了人民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是研究南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