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煮莲羹切藕丝,待郎归来慰郎饥。
为贪别处双双箸,只怕心中忘却匙。
【注释】:
莲羹:用莲子煮成的浓汤。藕丝:用藕做的丝,指藕粉、藕片等。双双箸:筷子一双。匙:汤匙。
【赏析】:
此诗写一个女子对丈夫的殷切期盼。诗中“切”与“待”字相呼应,“贪”与“怕”字相呼应,将女子的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得活灵活现。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朴素自然,情深意长,富有生活气息。
自煮莲羹切藕丝,待郎归来慰郎饥。
为贪别处双双箸,只怕心中忘却匙。
【注释】:
莲羹:用莲子煮成的浓汤。藕丝:用藕做的丝,指藕粉、藕片等。双双箸:筷子一双。匙:汤匙。
【赏析】:
此诗写一个女子对丈夫的殷切期盼。诗中“切”与“待”字相呼应,“贪”与“怕”字相呼应,将女子的心理活动和动作描写得活灵活现。全诗构思精巧,语言朴素自然,情深意长,富有生活气息。
今别离(其一)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译文】: 离别的肠子像圆盘一样转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把握各选项的象征意义,再细读全诗,从诗歌的写作背景、重要词语、诗句等入手,逐句分析,最后结合全诗的主题思想作出具体分析。此诗为光绪十七年至二十年作,是新诗运动的先驱之一林纾的作品。林纾在这首诗中,对南洋诸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评论
【注释】 1. 珠崖:指今广东海南岛。 2. 奔:这里形容波浪汹涌,势如奔腾的马群,不可阻挡;也指波涛汹涌,形势险要。 3. 天到珠崖尽:天边到了珠崖(今广东省南端)的尽头。 4. 地犹中国海:土地还是中国的大海。 5. 人唤九边门:百姓们还称这地方为九边的门户。 6. 南北天难限:南方和北方的天地难以分割、无法限制。 7. 东西帝并尊:东方和西方都是帝王所重视的地方。 8. 万山排戟险
【解析】 此诗是诗人在光绪十六至十七年(1890-1891)流放新疆时所作。首联点出地点,写诗人的所见所感;颔联写诗人的感受;颈联描绘了一幅大漠飞沙走石,雷声轰鸣,大雨滂沱,水势汹涌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赞叹之情;尾联抒发了作者畅想的豪情,表达了自己希望在异域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壮志。 【答案】 诗句释义:沙漠绵延千里,与龙堆比肩;飞沙盘绕天空而去,明驼载着清泉而来。 译文:流沙连绵千里
郁郁久居此,依依长傍人。 注释:这里用“郁郁”来形容诗人的心境,表达了他长时间居住在此地,感到心情压抑、郁闷。而“依依长傍人”则描绘了诗人依恋地长期陪伴着别人的情景。 梨花今夜雨,燕子隔年春。 注释:这句诗通过描绘梨花被雨水打湿、燕子在春天飞来飞去的景象,寓意着时间流转、人事变迁。 门掩官何冷,灯孤仆亦亲。 注释:这里用“门掩官何冷”来形容官员的冷漠无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注意抓住关键句来分析,例如“王屋沈沈者,群官剑佩磨”“巢幕红鹰集,街弹白鹭多”这两句写出了官场的腐败与黑暗。 【答案】 ①王屋:山名,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沈沈:深沉的样子。②开衙:官吏上朝办公。尊乌:指高官显贵。③检历籍娄罗:检查历法簿记,指查抄
【注释】: 本为南道主,翻拜小诸侯。 巧夺盟牛耳,横行看马头。 黑甜奴善睡,黄教佛能柔。 遂刬芒芒迹,难分禹画州。 新嘉坡杂诗十二首 其二(光绪十七年至二十年作) 本为南道主,翻拜小诸侯。 巧夺盟牛耳,横行看马头。 黑甜奴善睡,黄教佛能柔。 遂刬芒芒迹,难分禹画州。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清朝统治阶级的诗。诗中说,“本为南道主”,意即本来当南道的主人,却反过来成为小诸侯、小霸王;“巧夺盟牛耳”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舍影摇红豆 - 这里的“舍影”可能象征着某种物体的影子,摇动它就像摇晃了一颗红豆。这可能意味着某种活动或场景在晃动或移动,使得红豆也仿佛被摇晃。整句诗可能在描述一种动态的景象,红豆随着某个动作而摇曳。 2. 墙阴覆绿蕉 - “墙阴”指的是墙的影子,或者是指墙本身。“绿蕉”是绿色的香蕉,这里可能是指墙荫下覆盖着绿色的香蕉叶,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的海上贸易场景,展现了新嘉坡(新加坡)繁荣的商贸景象。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一、会饮黄龙去,驮经白马来 - 注释:“会饮”指的是商船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或交流的场景,而“黄龙”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活动或仪式。 - “驮经白马”,这里的“驮经”可能指的是携带经书或货物的船只,而“白马”则象征着和平与友谊。 -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商业繁荣和文化交流的氛围
注释:新嘉坡杂诗十二首 其五(光绪十七年至二十年作) 裸国原狼种,初生赖豕嘘。 吒吒通鸟语,袅袅学虫书。 吉贝张官伞,千兰当佛庐。 人奴甘十等,只愿饱朱儒。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新加坡的诗,描述了新加坡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态。首联“裸国原狼种,初生赖豕嘘”,描绘了新加坡的原始环境,如同一片荒无人烟的土地。颔联“吒吒通鸟语,袅袅学虫书”,形容新加坡人民学习各种语言和文字,如鸟语般自然流畅
诗句及译文 其一 一队同游少年辈,两年零落九原多。 - 注释: 一群曾经一起游玩的年轻人,如今却各自零散地散落在九原之地。 - 译文: 一群曾一同游玩的年轻人,现在各自散落在遥远的天国,两年来我孤独地度过了许多时光。 其二 频频泪到心头滴,便恐明朝两鬓皤。 - 注释: 我的眼泪经常不断地流到心里,恐怕明天就到了老年白发的年龄。 - 译文: 我的泪水常常不停地涌上心头
诗句如下: Title: The Memory of Changzhou In the city by the river, a long and winding road leads to Changzhou. Its history is like a book that I've read many times but never tired of reading more. The
【注释】 潮州:即潮州城,今属广东省。首丘:指思乡之心。首,头;丘,土堆。比喻故乡。“竟”是副词,终于、竟然的意思。 潮州:今为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 定何雠:犹何仇?意即有什么仇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客居潮州的第三首诗。前两句写自己客居潮州的心情。作者初到潮州,便觉得这里的一切似乎与自己的理想不合拍。他感到自己在这里没有立足之地。因此他感慨地说:“匆匆事业了潮州
【注释】 结:结婚。侬:你。 结后生缘:结为夫妻。今:现在。 一十二时:一天十二个时辰。 不离别:不分离。 郎行郎坐:丈夫行走、坐卧都随从在身边。 赏析: 这是一首民歌,内容是男女双方互相表达爱情的山歌。“人人要结后生缘,侬只今生结目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人人都想结为夫妻,我和你却偏偏今生就结了目前这段姻缘。“一十二时不离别,郎行郎坐总随肩”,意思是说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是丈夫行走还是坐着
【注释】 买梨莫买蜂咬梨:比喻买梨时要选熟透的,不买被蜜蜂咬过的。 因为分梨故亲切:因为要分配梨子而显得亲切。 谁知亲切转伤离:却不知因亲切而产生分别之痛。 【赏析】 这是一首写分离之情的小诗,诗人借买梨之事,抒写别离之情,构思巧妙。开头两句说不要买被蜜蜂咬过的梨,因为心里有病,别人不知道。第三句点明主题,“分梨”即分果果。“分梨”本为亲热的举动,但在这里却成为引起离别情绪的原因了。“莫买”两字
【解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四句,每句五个字。首联“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写诗人的所见所感。“催人出门”指天已破晓。“鸡乱啼”是指公鸡报晓。“送人离别”指有人将要离乡别井了。“水东西”指河水向东流去,而人们则向西离去。这两句写景叙事,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分别之情的深切感受。颔联“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写诗人的感叹。“挽水西流”指水流向西而去。“想无法”是说水流向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