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篷凉月冷于秋,万竹潇潇俯碧流。
欲拟勾留留不得,明年何处梦黄州?

《夜泊高陂其地多竹》鉴赏

《夜泊高陂其地多竹》,黄遵宪,字公度,别号东海公、布袋和尚。这首诗作于光绪二年,是黄遵宪在戊戌变法期间任湖南按察使时写的。他以一篷凉月冷于秋,万竹潇潇俯碧流起兴,用“一篷凉月”和“万竹潇潇”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凄清的夜景图:孤舟停泊在江边,凉月洒下清辉,万株竹子随风摇曳,倒映在清澈的河流之中。此景既显得静谧又透着凄凉之感,令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心中的孤独与落寞。

“欲拟勾留留不得,明年何处梦黄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无奈。他想留在这个地方,但命运的安排让他不得不离去。这种情感的表达既深刻又含蓄,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黄遵宪作为晚清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还折射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现实,使得这首诗具有更加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赏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黄遵宪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也能够体会到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境遇的独到见解。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味,更能深刻理解到作者的心路历程和时代背景。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主题思想,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不仅体现了黄遵宪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境界,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感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它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