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儒诵《诗书》,往往矜爪嘴。昂头道皇古,抵掌说平治。
上言三代隆,下言百世俟。中言今日乱,痛哭继流涕。
摹写车战图,胼胝过百纸。手持《井田谱》,画地期一试。
古人岂我欺,今昔奈势异。儒生不出门,勿论当世事。
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卓哉千古贤,独能救时弊。
贾生《治安策》,江统《徒戎议》。

【注释】

感怀三首:指作者对当时世态人情的感慨之作。

《诗书》:指儒家经典《诗经》和《尚书》。

昂头:抬头挺胸。

皇古:上古帝王,这里指理想中的古代盛世。

抵掌:击掌,表示兴奋的样子。

上言:向上陈述,这里指向朝廷进言。

下言:向下陈述,这里指对老百姓的陈述。

百世:很久之后。

痛哭:哭得非常伤心。

摹写:模仿画图。

胼胝:皮肤因磨擦而长出的厚皮,形容勤劳。

井田谱:即井田制,一种古代的土地制度,这里泛指土地改革的方案。

识时:了解时代。

通情:通晓世事人情,这里指了解社会状况。

卓:卓越,高明。

贾生:即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

江统:即江淹(442—494),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

治安策:贾谊上书汉文帝的奏章,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等政治措施以稳定国家。

徒戎议:江淹在宋武帝时期曾建议改变兵制,使军队由地方豪族控制转为国家直接掌握,以削弱地方武装力量。

【译文】

世间儒生诵读诗书,往往自高自大,傲慢不羁。他们仰头谈论理想的上古盛世,拍着手掌谈论治理天下的办法。

他们上言三代的繁荣昌盛,下言后世百世等待。中间却谈到了当代的动乱不安,不禁痛哭流涕。

这些儒生仿照车战的图画,辛勤地画满百张纸。他们手持《井田制》,在地上画出一幅幅图样,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行。

古人难道欺骗了我,今天的情势与过去不同,儒生们不能出门见识事物,就不必讨论当世的事务了。

懂得时势的人要了解现实,通晓人情的人更要了解世事的变化。只有那些杰出的贤人能拯救当时的弊政。

像贾谊给汉文帝上的《治安策》,江淹写的《徙戎议》。

【赏析】

此组诗共三首,都是作者对当时儒生的议论加以讽刺。第一首写儒生们空谈古训却不关心现实;第二首写他们对现实政治的看法,认为当今之世已不同于远古,儒生们应走出家门去接触实际;第三首写儒生们虽精通经史但却不懂世事人情,只是一味地模仿古贤良的行为而已,并指出只有卓越的圣贤才能救国弊。全组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揭露了当时儒生们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的弱点,也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的不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