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清》膺天命,仁泽二百年。圣君六七作,上追尧舜贤。
熙隆全盛时,盖如日中天。帷闼外戚患,干戈藩镇权。
煽虐奄人毒,炀灶权臣奸。百弊咸荡涤,王道同平平。
迩者盗潢池,神州洿腥膻。治久必一乱,法弊无万全。
谓由吏惰窳,亦坐民殷阗。当世得失林,未可稽陈编。
儒生拾古语,谓当罪己愆。显皇十一载,忧虞怵深渊。
拔擢尽豪杰,力能扶危颠。惟念大乱平,正当补弊偏。
且濡浯溪笔,看取穹碑镌。
感怀三首
有《清》膺天命,仁泽二百年。圣君六七作,上追尧舜贤。熙隆全盛时,盖如日中天。帷闼外戚患,干戈藩镇权。煽虐奄人毒,炀灶权臣奸。百弊咸荡涤,王道同平平。迩者盗潢池,神州洿腥膻。治久必一乱,法弊无万全。谓由吏惰窳,亦坐民殷阗。当世得失林,未可稽陈编。儒生拾古语,谓当罪己愆。显皇十一载,忧虞怵深渊。拔擢尽豪杰,力能扶危颠。惟念大乱平,正当补弊偏。且濡浯溪笔,看取穹碑镌。
【注释】
《清》:指武则天。
《清》膺天命:接受上天授予的天命。
仁泽:恩惠。
圣君:圣明的君主。
高宗:唐高宗李治。
作:兴起。
熙隆:太平兴旺。
帏闼外戚:皇宫内外的外戚。
干戈:兵器。
奄人:皇帝近侍的宦官。
炀灶:指隋炀帝杨广。
百弊:各种弊病。
王道:王法。王道即治国之道。
盗:指盗贼。
潢池:深水池塘。
神州:中原地区。
倭(wō)渊:深渊。
汲(jī)擢:提拔。
扶危颠:扶助处于危难中的百姓。
濡:沾湿。
浯(wú)溪:地名,在今湖南长沙西南。
穹碑:高耸的石碑。
【赏析】
此诗是武则天在神龙元年所作,当时她刚刚从帝位上退下来,重新做了皇后。这首诗是她回顾自己执政期间的政治措施和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抒发了对朝政混乱和社会动荡局势的忧虑之情。
诗的开头四句,表达了武则天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和取得的成就的自信和自负。“有《清》膺天命”,意思是她接受了上天赋予的天命,来治理国家。“仁泽二百年”则是说她在位期间,实施仁政,恩泽惠及了两百年的时间。“圣君六七作”是指在她之前已经有几个英明的君主相继执政,而她则是一个接一个地继承前人的基业,继续推行他们的政策。这四句诗充分体现了武则天对自己政治成就的自豪和自信。
接下来的八句诗,则表现了武则天对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担忧。“圣君六七作”之后,紧接着就是“上追尧舜贤”,“上追”是追赶的意思,意思是说她希望自己能够赶上古代圣贤尧舜这样的明君。但是,现实却是“上追尧舜贤”,即无法赶上尧舜那样的明君。接下来,诗人用“熙隆全盛时”和“盖如日中天”来形容她的盛世繁荣和辉煌成就,但是紧接着的“帷闼外戚患”、“干戈藩镇权”却揭示了这个盛世背后的危机和隐患。这些描述都表达了武则天对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担忧和忧虑。
诗人又描绘了她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措施和行动。“煽虐奄人毒”是指她对宦官们的严厉惩治;“炀灶权臣奸”则是指她对权臣们的严厉打击。这些措施都表明了她对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坚决态度。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展望。“百弊咸荡涤,王道同平平”意味着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所有的弊病,让王道再次变得和平安宁。而“迩者盗潢池,神州污腥膻”则是指出当前的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盗贼横行无忌,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但是其内容却非常丰富和深刻。它不仅展现了武则天作为一个伟大女性的卓越才能和坚定信念,也反映了她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和担当。同时,这首诗也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