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瓜系不食,壮夫是所羞。
出门望长安,远在天尽头。
贡士亲署名,行作万里游。
念此当乘离,恩情日绸缪。
今年槐花黄,挂帆来广州。
亦谓此恨浅,待我过深秋。
秋风亦已过,别恨终悠悠。
欲归不得归,飘蓬迹沉浮。
登高插茱萸,重阳风飕飕。
以汝异乡思,知我游子忧。
千里远相隔,已恨归滞留。
何况万里别,益以十年愁。
【注释】:
- 匏瓜系:比喻人不食人间烟火,清高脱俗。系,牵挂。
- 壮夫:指有雄心壮志的人,也指丈夫。
- 长安:今西安,古称长安。这里指京城。
- 贡士:指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
- 行作万里游:即“将做万里游”。
- 念此当乘离:意思是想着你应当乘着离别的机会,远走他乡,去寻求发展。
- 恩情日绸缪:意思是你们之间的恩情一天天加深。
- 今年槐花黄:今年春天的槐花开得特别黄。
- 挂帆:扬帆远航,泛海而南。
- 亦谓此恨浅:意思是说这种离别之恨,并不深重。
- 过深秋:意思是过了深秋。
- 秋风:秋季风,这里借指秋天。
- 别恨终悠悠:别离之恨无穷无尽。
- 欲归不得归:想回去却不能回去。
- 飘蓬:随风飘扬的蓬草,这里比喻无依无靠之人。
-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古人认为此日阳气旺盛,故称为重阳节。
- 茱萸:传说此草能驱鬼怪,古人于此日佩带茱萸登高饮菊花酒,以避邪气。
- 异乡思:在外地思念家乡。
- 游子忧:在外流浪为生的人所感受到的忧愁。
- 千里:一千里路(指相隔甚远)。
- 已恨归滞留:已经怨恨自己不能回去。
- 万里别:离别的距离非常遥远。
- 益以十年愁:更增加了十年的忧虑和烦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他的四弟(也就是作者的亲弟弟)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弟弟深深的思念之情,以及因距离而产生的种种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作品。
首联“匏瓜系不食,壮夫是所羞”借用了典故,表达了一种高尚的道德标准和人生追求。这里的“匏瓜系”比喻那些清高脱俗、不为世俗所动的人,而“壮夫”则是指胸怀壮志、有抱负的人。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对于清贫生活的追求和对于有理想、有抱负者的尊重,体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
颔联“出门望长安,远在天尽头”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远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向往。这里的“长安”不仅是古代的都城,也是无数文人骚客梦寐以求的地方,象征着荣誉、成功和荣耀。然而,诗人却把长安看得如此遥远,这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和无法割舍的眷恋。这种情感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成为诗人内心深处永恒的渴望。
诗人用“贡士亲署名,行作万里游”两句表达了自己即将踏上万里征程的决心和勇气。这里的“贡士”指的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他们被朝廷选拔,有机会出仕为国家服务。而“行作万里游”则意味着他们将要离开家乡,前往万里之外的远方。这既是对自己的激励,也是对弟弟的期望和鼓励。
接下来的几联则更加深入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从“念此当乘离,恩情日绸缪”到“又谓此恨浅,待我过深秋”,诗人不断地表达着自己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不仅包含了对弟弟的牵挂,也有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欲归不得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挣扎;而“飘蓬迹沉浮”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登高插茱萸,重阳风飕飕”则是诗人借助传统节日习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愿望。这些诗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深思念,也展示了他作为一位爱国者的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