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饼焦,阿婆饼焦!阿婆年少时,羹汤能手调。今日阿婆昏且骄,汝辈不解事,阿婆手自操。
大妇来,口譊譊。小妇来,声嚣嚣。都道阿婆本领高。
豆萁然尽煎太急,炙手手热惊啼号。阿婆饼焦!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偓的《五禽言》。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译文以及对诗句的赏析。
第一句(阿婆饼焦,阿婆饼焦!阿婆年少时,羹汤能手调。)
- 阿婆:这里指的是年长的女性,可能是家中的女主人或婆婆。
- 饼焦:这里的“饼”可能是指食物或者某种物品,“焦”则表示烧焦或者损坏。
- 阿婆年少时:指阿婆年轻时。
- 羹汤能手调:能够熟练地调制羹汤。
- 译文:阿婆年轻的时候,是个擅长烹饪的人。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对阿婆过去技艺的认可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岁月流转,阿婆可能因为年迈而变得不如从前。
第二句(今日阿婆昏且骄,汝辈不解事,阿婆手自操。)
- 昏且骄:形容阿婆现在的状态,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失去了往日的清醒和优雅。
- 不解事:可能是指不理解或不理会阿婆的意愿或需要。
- 阿婆手自操:阿婆亲自操作一切。
- 译文:现在的阿婆昏昏沉沉而且骄傲,你们这些年轻人不懂得体谅阿婆。现在阿婆亲自处理一切事务。
- 赏析:通过对比“年轻时”与“现在”,诗人表达了对阿婆变化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年轻人应该更加体贴老人。
第三至第五句(大妇来,口譊譊;小妇来,声嚣嚣。都道阿婆本领高。)
这三句描绘了家中其他成员的态度和行为。
- 大妇来:大妇,即家中的长女或长子的妻子。
- 口譊譊:形容大妇的抱怨或不满情绪。
- 小妇来:小妇,即家中的次女或次子的妻子。
- 声嚣嚣:形容小妇的吵闹或喧嚣。
- 译文:大妇来了,声音很大;小妇也来了,声音更大。大家都说阿婆本领高。
- 赏析:通过描述家庭成员的不同行为,诗人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矛盾,同时也反映了家庭中可能存在的权力和地位问题。
第六句(豆萁然煎太急,炙手手热惊啼号。阿婆饼焦!)
- 豆萁:豆类植物的秸秆,这里用来比喻家庭中的争执。
- 煎太急:形容争吵过于激烈,没有控制。
- 炙手手热:形容人被批评或指责时的尴尬和不安。
- 惊啼号:因为受到惊吓或委屈而大声哭泣。
- 译文:豆秸被急急忙忙煎炸,手指被烫得发痛,吓得大哭起来。阿婆做饭时烧焦了。
- 赏析:这句诗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因琐事产生的争执和冲突,以及阿婆在厨房中意外烧焦的情形。这种描写既展示了家庭生活中的小插曲,也反映了生活中的无奈和辛劳。
韩偓的《五禽言》通过对家庭成员的不同行为和态度的描述,展现了家庭生活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家庭和谐与理解的期望。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以及对家庭成员行为的刻画,展现了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以及对长辈的尊敬和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