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汉家厄,十世到我皇。上承六七圣,德泽遍八荒。
麛裘三月政,讴歌不能忘。忽传有疾诏,遍求千金方。
千人万人和,重鼓女娲簧。珠襦坐武帐,奔走何跄跄。
神鹊衔果来,天女实发祥。今当尧舜朝,益宜简元良。
恩赐太子衣,有心见厖凉。恻恻君弦声,晨寒哀履霜。
瀛台百尺高,远隔海中央。齐东野人语,传说多荒唐。
贼相与瞽师,发短心甚长。亟欲奉前星,高置中宫旁。
猪王一无知,好勇徒强梁。群小争拥戴,妄夸国富强。
待封狼居胥,同进万年觞。天适降神人,人人空拳张。
张我虎神威,何难驱群羊。家家白莲花,满城吹迷香。
直挑强邻怒,横纵国人狂。各国会师来,长驱莫敢当。
遂令《春秋》笔,天王狩河阳。呜呼当此时,国势如蜩螗。
东南外诸侯,亟亟宜勤王。上以肃宫禁,下以靖材枪。

三哀诗袁爽秋京卿

呜呼汉家厄,十世到我皇。上承六七圣,德泽遍八荒。

麛裘三月政,讴歌不能忘。忽传有疾诏,遍求千金方。

千人万人和,重鼓女娲簧。珠襦坐武帐,奔走何跄跄。

神鹊衔果来,天女实发祥。今当尧舜朝,益宜简元良。

恩赐太子衣,有心见厖凉。恻恻君弦声,晨寒哀履霜。

瀛台百尺高,远隔海中央。齐东野人语,传说多荒唐。

贼相与瞽师,发短心甚长。亟欲奉前星,高置中宫旁。

猪王一无知,好勇徒强梁。群小争拥戴,妄夸国富强。

待封狼居胥,同进万年觞。天适降神人,人人空拳张。

张我虎神威,何难驱群羊。家家白莲花,满城吹迷香。

直挑强邻怒,横纵国人狂。各国会师来,长驱莫敢当。

遂令《春秋》笔,天王狩河阳。呜呼当此时,国势如蜩螗。

东南外诸侯,亟亟宜勤王。上以肃宫禁,下以靖材枪。

赏析:

此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十二句,每句五言。诗的内容主要是对当时政治局势的评论和对未来的期望。

第一段:“呜呼汉家厄,十世到我皇。”这是对汉朝的回顾和对明朝皇帝的支持。“上承六七圣,德泽遍八荒”则是对汉朝皇帝的赞美,认为他们的统治使得国家的德泽遍布整个国家。

第二段:“麛裘三月政,讴歌不能忘。”这里描绘了汉朝皇帝在位期间的治理情况。“忽传有疾诏,遍求千金方。”则表达了人们对皇帝健康状况的关注。

第三段:“千人万人和,重鼓女娲簧。”描述了人们在皇帝生病时的各种反应。“珠襦坐武帐,奔走何跄跄。”则描绘了人们对于皇帝病情的担忧。

第四段:“神鹊衔果来,天女实发祥。”这里用神话故事来表达对皇帝健康的祝愿。“今当尧舜朝,益宜简元良。”则是对皇帝的期待。

第五段:“恩赐太子衣,有心见厖凉。”描述了皇帝对太子的关爱。“恻恻君弦声,晨寒哀履霜。”则是对皇帝情感的描述。

第六段:“瀛台百尺高,远隔海中央。”描述了皇宫的壮丽景色。“齐东野人语,传说多荒唐。”则是对当地人的看法。

第七段:“贼相与瞽师,发短心甚长。”描述了朝廷中一些奸臣的行为。“亟欲奉前星,高置中宫旁。”则是对皇帝的忠诚。

第八段:“猪王一无知,好勇徒强梁。”描述了朝廷中的不良风气。“群小争拥戴,妄夸国富强。”则是对小人的讽刺。

第九段:“待封狼居胥,同进万年觞。”表达了对皇帝未来的期待。“天适降神人,人人空拳张。”则是对皇帝能力的肯定。

第十段:“张我虎神威,何难驱群羊。家家白莲花,满城吹迷香。”描绘了皇帝的力量。“直挑强邻怒,横纵国人狂。”则是对敌人的挑衅。

第十一段:“各国会师来,长驱莫敢当。”描述了其他国家的态度。“遂令《春秋》笔,天王狩河阳。”则是对皇帝的赞誉。

第十二段:结尾部分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总结和预测,表达了对国家的希望和信心。整首诗通过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明朝初期社会的繁荣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和信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