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棹南屏水气昏,晚钟声里踏云改犍。斜阳一院鸟争树,落叶半山人扣门。
心地空明尘不染,道机清净月无痕。自今幽兴往来熟,画理诗禅与细论。

这首诗的原文是:

晚至南屏山,与锄云僧茶话。

注释:
系棹(jiè zhào)南屏水气昏,晚钟声里踏云改犍。(系住船桨)(在傍晚时分到达了南屏山,山上的水雾弥漫,远处传来的钟声在空气中回荡)
斜阳一院鸟争树,落叶半山人扣门。(夕阳下,一只只鸟儿在树上争相栖息,而山下的树叶已经铺满了小径,有人敲门的声音传来)
心地空明尘不染,道机清净月无痕。(内心宁静如水,外界的尘埃无法沾身;悟透了生命的真谛,就像月光清澈明亮,不留痕迹)
自今幽兴往来熟,画理诗禅与细论。(从今往后,我对于艺术的理解将更加深入,无论是绘画、诗歌还是禅宗思想,我都愿意细细品味和讨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屏山与一位名叫锄云的僧人一起品茶交谈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南屏山的景色和与僧人的交往,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艺术的热爱。

首句“系棹南屏水气昏”,诗人描述了他抵达南屏山的场景。这里的“系棹”指的是把船停靠在岸边,而“南屏山”则是一处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山中的清新空气,同时也感受到了远处传来的钟声。

次句“晚钟声里踏云改犍”,诗人继续描绘了他与僧人的交往。他听到了晚钟的声音,并感受到了自己仿佛变成了一只鸟,在云朵上自由地飞翔。这一句既展现了他的心境,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感。

接下来的两句“斜阳一院鸟争树,落叶半山人扣门”,则具体描绘了南屏山的美丽景色。阳光斜照在院子中,鸟儿们争相飞到树上;而山下的树叶已经落满了小径,有人正在敲门。这些细节都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景象。

最后两句“心地空明尘不染,道机清净月无痕”,则是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领悟。他认为只要内心保持清空明净,就能够不受世俗的污染;而悟透了生命的真谛后,就像月光一样清澈明亮,不留痕迹。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南屏山景色的描绘和与僧人的交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诗中的哲理思考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不禁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