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不乐游广陵,卧看八月秋涛兴。
伟哉造物此巨观,海水直挟心飞腾。
瀴溟万万夙未届,对此茫茫八埏隘。
才见银山动地来,已将赤岸浮天外。
砰岩磓岳万穴号,雌呿雄吟六节摇。
岂其乾坤果呼吸,乃与晦朔为盈消。
殷天怒为排山入,转眼西追日轮及。
一信将无渤澥空,再来或恐鸿蒙湿。
唱歌踏浪输吴侬,曾赍何物邀海童。
答言三千水犀弩,至今犹敢撄其锋。
我思此语等儿戏,员也英灵实南避。
只合回头撼越山,那因抉目仇吴地。
吴颠越蹶曾几时,前胥后种谁见知。
潮生潮落自终古,我欲停杯一问之。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自然奇观的诗,诗人通过对潮水的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首先看第一句:“客有不乐游广陵,卧看八月秋涛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个客人因为不喜爱游览广陵(现在的扬州),所以躺在那里看着八月的时候,海潮像秋风吹起的波浪一样汹涌澎湃。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接下来是第二句:“伟哉造物此巨观,海水直挟心飞腾。”这里的“伟哉”是对造物主的伟大赞颂,表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而“巨观”则是指海潮的壮观景象,海水像是带着人的心意一样,翻滚着向前冲去。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海潮的威力和气势,让人感到震撼。
接下来的几句则更加详细地描述了海潮的形态和力量:“瀴溟万万夙未届,对此茫茫八埏隘。才见银山动地来,已将赤岸浮天外。”这里,诗人用了大量的形容词来描绘海潮的形态和力量,如“瀴溟”、“银山”、“赤岸”等,都生动地展现了海潮的磅礴气势和壮观景象。
然后是“砰岩磓岳万穴号,雌呿雄吟六节摇。”这句诗描绘了大海中的礁石和海浪,它们在海潮的作用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就像是在唱歌一样。同时,也描绘了海潮的流动和变化,如“雌呿雄吟六节摇”,表示海水在海潮的推动下,不断地流动和变化。
接着是“岂其乾坤果呼吸,乃与晦朔为盈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间生命循环的感慨,认为宇宙间的生命就像海潮一样,不断地生长、壮大,然后又回归到平静的状态。这种对生命轮回的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海潮的赞叹和感慨:“殷天怒为排山入,转眼西追日轮及。”这里的“殷天怒”是指天空中乌云密布的景象,表示海潮的力量之大,足以撼动山岳;而“转眼西追日轮及”则描绘了海潮在瞬间移动的速度之快,仿佛要追赶太阳一样。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海潮力量的赞叹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海潮的描述,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神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和空间的思考和感悟。它既有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