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立庭隅,树杪送明月。
流辉盈衣袂,清影寒肌骨。
静闻众籁生,徐观万虑歇。
溪声入城来,蛩语临阶发。
仰见彩云飞,幽怀同飘忽。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徙倚立庭隅,树杪送明月。”首句“徙倚”二字点出诗人在秋夜中闲步庭院,伫立良久,依依不舍,情韵悠长;次句写“树杪”,是说高高的树梢上,明亮的月光洒落下来,照亮了诗人站立之处。“徙倚”,“徙”,指徘徊、流连,“倚”,指依傍。“树杪”,是树梢。这句的意思是诗人徘徊不定地站立在院中,仰望树梢上明亮的月光。
“流辉盈衣袂,清影寒肌骨。”次句承上启下,由月色过渡到月光映照下的衣袂和身影,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月光的美丽动人。“流辉”即如水般的光辉,“盈”为满之意。“清影”“寒肌”两句互文见义,月光的清冷与衣衫之寒意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静闻众籁生,徐观万虑歇。”第三联写诗人在静听和观察中的所见所感。“静听”,指静心倾听,这里指静静地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万虑”是许多忧虑,这里指许多烦恼。这一句的意思是:诗人静静地听着自然界的声响,慢慢地观察着世间万物的变迁。“众籁”指各种声音,“籁”是指风吹过树林发出的声音。“万虑”指种种烦心事,“息”是指停止。这一句的意思是说,静静地听着自然的声音,慢慢地放下所有的烦恼。
“溪声入城来,蛩语临阶发。”第四联写诗人在聆听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溪声”,指溪水流动的声音。“城”,指城中。“蛩语”,指蟋蟀的鸣叫。“临阶”,指临着台阶。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溪水潺潺流入城中,蟋蟀的鸣叫声从台阶上传出来。
“仰见彩云飞,幽怀同飘忽。”最后这一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结尾。“仰见”意思是抬头看见,“彩云飞”指天空中美丽的云彩飘动起来。“幽怀”,指深藏不露的心情或情怀。“同飘忽”意思是一起随风而去,无拘无束。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抬头看到美丽的云彩在空中飘荡,自己那难以言表的情怀也随它一起飞去。
【答案】
秋夜
徙倚立庭隅,树杪送明月。
流辉盈衣袂,清影寒肌骨。
静闻众籁生,徐观万虑歇。
溪声入城来,蛩语临阶发。
仰见彩云飞,幽怀同飘忽。
译文:
在院子里闲步徘徊,抬头望着高高的树梢上皎洁的月光。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我的衣服袖子,清冷的影子映照着我的骨头。
静静地听着大自然的声响,慢慢地放下所有的烦恼。
溪水潺潺流入城中,蟋蟀的鸣叫声从台阶上传出来。
抬头看见美丽的云彩在空中飘荡,自己那难以言表的情怀也随它一起飞去。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的诗。首联描写了作者站在院子中,仰望着高高树梢上的月光,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颔联运用比喻手法,把月光的明亮比作流水一般地洒落下来,把月光的清冷比作清凉的风拂过肌肤,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美丽动人。颈联则通过静听自然之声和观察万物变化来表达自己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一切事物都是瞬息万变的,不必过于执着于名利得失,应该顺应自然之道,随遇而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尾联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抬头看见美丽的云彩在空中飘荡,自己那难以言表的情怀也随它一起飞去。这首诗通过对月光的描绘、对自然之声的聆听、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