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若东皋外,投间此地过。
斜阳深院少,落叶暮秋多。
清磬寒残菊,金绳带女萝。
那堪挥麈罢,回望白云阿。
【注释】
①兰若:即兰若山,山名。东皋外,即东郊。
②投间:投隙。此指到寺中投宿。过饭佛庵:即投宿于佛庵。饭犹食也。
③斜阳:夕阳。深院:庭院深邃幽静。少:不多。
④落叶:落叶归根,这里指飘零的树叶。暮秋:秋天的傍晚。多:繁多。
⑤清磬:寺院中的钟声。寒:凄凉。残菊:落花。金绳:用金色丝线编织成的绳索。带女萝:系上女萝草。女萝是一种蔓生植物,结着细长的果实。
⑥挥麈:挥动麈尾,即驱除蚊蝇。那堪:哪能承受得了。挥麈罢:拂尘完毕。白云阿:白云山,在今安徽舒城县西南,与这首诗中的“白云”不同。
【译文】
兰若山在东郊,投宿于此地。
夕阳西下时庭院深深,落叶飘零正逢深秋。
寺院里传来凄切的钟声,系着女萝的金色丝绳。
哪里经受得起挥舞麈尾,回望白云山。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某处投宿,因见晚霞、落木,听清磬和女萝声,而想起白云山来,遂作此诗。
首联“兰若东皋外,投间此地过”,起势不凡。兰若山,即梵语阿兰若,汉译为龙华、法喜、灵鹫等,都是佛经所讲的净土胜境。东皋,泛指郊外或乡村。投间,投宿的意思。两句的意思是说兰若山位于东郊的野外,我投宿在这佛庵内。
颔联“斜阳深院少,落叶暮秋多”,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寺院图景。斜阳照进深邃的庭院,使得院子显得更加幽深;落叶满地,正是暮秋时节。两句以“斜阳”和“落叶”两个意象,渲染了一个寂静而又凄凉的意境。
颈联“清磬寒残菊,金绳带女萝”,进一步描绘了寺院的景象。清磬的声音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凄凉,仿佛带着一丝寒意;金色的丝绳系着女萝,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感觉。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清磬和女萝都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具有了艺术的魅力。
尾联“那堪挥麈罢,回望白云阿”,收束全诗。诗人刚刚放下手中的麈尾,便忍不住回首望去,那是那片白云山啊!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白云山的向往之情,又体现了他对故乡的眷恋之心。
这首诗通过对兰若山、佛庵、斜阳、落叶、清磬、女萝等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诗人对这些景物的感受和联想,成功地营造了一个寂静而又凄凉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