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宁有苏子,曾此监酒税。
直言忤新法,炎方御魑魅。
独醒不辍醴,白眼看天醉。
东轩一啸歌,山水日苍翠。
锦城与蜀江,嘉名良所赐。
谁知陈州客,千古有余喟。
【注释】
过筠州怀苏子由:在筠州时怀念苏辙。子由,苏辙的字。苏轼和苏辙是兄弟关系。
熙宁:宋神宗年号(1068~1077)。苏子:指苏辙。曾此监酒税:曾在此地做酒税官。
直言忤新法:直率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触犯了变法的新法。忤,触犯。
炎方:炎热的地方。御魑魅:驱赶鬼怪。这里指治理地方。
独醒不辍醴:独自保持清醒,不停止饮酒。
白眼看天醉:仰视天空,大醉而歌。白看,仰望。
东轩一啸歌:在东边的房屋中长啸高歌。
山水日苍翠:山水景色日渐苍翠。
锦城与蜀江:指成都和蜀江。锦城,成都别称。
嘉名:美好的名声。
陈州客:苏轼任陈州(今河南淮阳)太守。
千古有余喟:千年后还有余哀叹息。
【赏析】
《过筠州怀苏子由》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于诗人被贬至颍州时作于筠州,回忆在筠州的岁月,思念弟弟苏辙,并抒发了自己对变法的感慨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性,体现了东坡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首联“熙宁有苏子,曾此监酒税”,交代了写作背景,即苏轼曾经担任过酒税官;
颔联“直言忤新法,炎方御魑魅”,表达了自己直言不讳地反对新法,敢于直言进谏的精神;
颈联“独醒不辍醴,白眼看天醉”,描写了自己在艰苦环境中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随波逐流,保持清醒头脑,以酒解愁;
尾联“东轩一啸歌,山水日苍翠”,描绘了作者在东轩长啸高歌,欣赏山水美景的情景;最后两句“锦城与蜀江,嘉名良所赐”,表达了对家乡成都和蜀江的热爱之情。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筠州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现了他坚韧执着的性格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