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不见翠双颦。摺扇香痕润。往事眉楼有谁问。
墨花春。灵均旧怨都销尽。南朝艳粉,才人风韵,题咏到湘裙。
这首诗是一首词,其内容如下:
小桃花红题横波夫人画兰扇。秦淮不见翠双颦。摺扇香痕润。往事眉楼有谁问。
墨花春。灵均旧怨都销尽。南朝艳粉,才人风韵,题咏到湘裙。
注释与赏析:
- “小桃花红题横波夫人画兰扇”
- 横波夫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以其美艳和才华著称。这里的“小桃红”指的是她的名字,而“题横波夫人画兰扇”则是指有人在她的画像上题写了赞美之词。
- “秦淮不见翠双颦”
- “秦淮河”是古代南京的一条河流,这里用来象征一个特定的地点或时间。“翠双颦”可能指的是秦淮河畔的女子,她们常常以皱眉来表现愁苦之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那个地方无法见到那位女子的遗憾。
- “摺扇香痕润”
- 摺扇是一种折叠起来的扇子,常用来遮阳或携带方便。“香痕”暗示着扇面上留有某种香味的痕迹,可能是指扇子的材质或者使用者的气息。
- “往事眉楼有谁问”
- “眉楼”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建筑,这里用来指代过去的回忆或故事发生的场所。“有谁问”表示对过往人物的询问或怀念。这句话表达了对过去的留恋和对那些已经离开的人的思念。
- “墨花春。”
- “墨花”可能指的是一种用墨水绘制的花,或者是用墨色书写的花卉图案。“春”在这里可能是指春天,或者是某种与春天相关的情感或意境。
- “灵均旧怨都销尽”
- 灵均可能是屈原的字,他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诗人,以忧国忧民著称。这句话意味着过去的怨恨已经被消除或忘却。
- “南朝艳粉,才人风韵,题咏到湘裙”
- 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这里特指南朝时期的女性。“艳粉”指的是美丽的女子。“才人风韵”可能是指女性的美丽和才华。“题咏到湘裙”表示这些美丽的女子被人们所歌颂和赞美,甚至被题诗赞美的场景也出现在了湘裙之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画卷上的诗句来表达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情感。首句描述了画中的美人,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秦淮河岸上无法见到的那位女子的遗憾,第三句提到了摺扇和香痕,暗示了过去的故事和记忆。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过去的怨恨的遗忘。最后一句通过描绘一幅画卷上的诗句,表达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充满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